第五十八回 牡丹钿玉奴择婿(2/4)
作品:《元代野史》渐成痨瘵矣!凡人伤其津,则陰虚而火动;耗其血,则火亢而金亏。相公六脉沉细,微滴而数。元气耗散,脾胃损伤;气血亏损,脏腑虚弱,而相火上炎,熏克肺金。肺为五脏华盖,受火邪一克,所以四肢倦怠,五心烦爇,咽干声哑,蛊胀肿满,此难治之症也。当为养心血,扶元气,健脾胃。”以参、苓、芡、术等药投之。东楼服后,益加困惫,喘急不已。樊鸿又更一医,视曰:“此肺受邪故也。肺主外感,有汗表虚,无汗表实。故症有实喘,有虚喘,实喘喉必作声,眉必抬起,症若重而实轻,以黄芩、乌药等类,治之即愈。相公此症,乃虚喘也。肾气太虚,脾气又复将绝,故奔冲而上,欲绝未绝,此病殆死症也。幸几微之气,流连于上下之间,若用凉药,是速其死,即用桂附补之,亦速共亡,当用救绝止喘方,一剂轻,二剂止,全愈必服十剂。”樊鸿从之。谁知服后,病仍如故,樊鸿叹曰:“医者,争奇夸胜,无非捕风捉影,此疾何日廖也?”暗暗垂泪不已,时东楼气结,已不能言,奄奄待毙。
会其中表陰生者,来省其疾,陰生故津岐黄,随为诊视,乃哑然笑曰:“此郁症也,心有所慕而不得,故郁气蕴于中怀,愤懑留于胁下,而更以补剂温之,则增剧矣。引疾倘投其所好,如其所愿,将不药可愈。”急命诸药勿服。樊鸿即恳陰生治之,陰生将逍遥散略变其法曰:“此药开郁行气,去湿利痰,于散之中,有补之法,得补益之利,受解散之功。”命煎一帖投之。
东楼气若少舒,而终不能言语。陰生曰:“病在伤肝,伤肝而又伐肝,是助其郁也。急多服救肝开郁汤。”樊鸿曰:“前者医士,莫不治肺,金木相克,是犹躁刀杀人。此药妙处,亦可得而闻乎?”陰生曰:“此方妙在用白芍多至三两,则直入肝经,以益其匮乏之气,自然血生火熄;又用白术、当归、健土以生血;柴胡以解郁,甘草以和中,白芥子以消膜膈之痰;又妙在多用获苓,使郁气与痰涎,尽入膀胱之中,而消弭于无形。
一剂而声出,再剂而神安,三剂而郁尽解矣。”果然服此药后,疾渐回春,樊鸿大喜,厚赠陰生,陰生不受而去。
一日,闻梦兰在园中招饮,作红梅宴,诗社诸友,无不折柬相邀。东楼此时,疾已减去三分之二,亦欲抱病赴会。樊鸿多令仆从随侍。一至郑园中,梦兰迎入,喜出望外,众友各申契阔,无不粲然。东楼见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又见满园红梅,寒苞吐艳,灼灼照眼,如寒宿雨,如带新烟。园以西竹林深处,即是前日所见小楼。西顾爽然,疾更不知何往矣。少顷,分席列坐,水陆杂陈,虽无丝竹管弦,而低斟浅酌,优情畅叙,饮兴方酣。梦兰即席请曰:“今日敝园,红梅盛开,略设小饮,不可不题咏佐酒。勿令梅花笑我。”众皆曰:“甚佳。但引兴必烦东道主,我等用以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耳。”梦兰谢曰:“座中皆名公钜手,井蛙敢语海耶?抛砖引玉,恐不堪覆诸君酒瓮耳。”即以红梅为题,书七律一首,诗曰:一自东风嫁海棠,全欺绛雪艳群芳。
火齐夜照疏钟冷,锦瑟朝翻绣幕香。
素质岂堪留血泪,纤肌故遣衬荷裳。
任夸艳冶牡丹贵,不藉花钿赛晓妆。
众宾交口称羡,一时唱和甚多,独樊东楼一见首韵,便有寒蓄,尾联有“牡丹花钿”四字,默然有感,即题七绝六首,其诗曰:芙蓉不耐九秋霜,菡萏趋炎怯晚妆。
争似芳菲冰雪体,牡丹岂复羡河阳。
玉盏酡颜兴未央,染成殷腻晕檀郎。
多情错认啼鹃泪,拾作花钿有暗香。
灼灼寒苞缀玉房,为邀神女漱云浆。
相逢月下惊娇艳,不是罗浮旧日妆。
烧鲍绛蜡-明光,午夜轻寒拥。
不向晓风贪结子,丹衣染就谢东皇——
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