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包拯的算计(求推荐月票)(1/3)
作品:《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惜才的周书同很快决定,将王思源为欧冶子正名等事上报包拯知晓。>
另外也极想了解王思源的案情进展。>
随后,周书同吩咐张楷领导众人炼制纳虚剑,便离开监牢,往府衙而去。>
来到府衙之外的周书同自报身份,跟看门的衙役说明来由,便在衙役的带领下,去到偏厅,等待包拯接见。>
书房内的包拯正忙于公务,得知周书同有关于龙渊剑的隐秘情报。>
他当即放下墨笔,起身离开书房,缓步往偏厅而去。>
虽然他早已成为宗师,能够瞬移千万里之遥,但平日里却少动武功,好似凡夫俗子。>
而且官职到了他这等程度,掌管一府之地,位高权重,仍能谨守初心,可谓世间少有。>
他步入偏厅后,冲慌忙站起的周书同微微点头,示意周书同不必如此紧张。>
“我已知你来意,请说。”>
周书同不是首次与包拯见面,却仍像首次见面一样,因包拯的平易近人而受宠若惊。>
他下意识站得笔直,把来之前整理好的措辞,娓娓道出:>
“……”>
“那王思源下官观察多时,不似奸恶之徒,他又是无双城真传弟子,品性定然不差。”>
“他勾结乱党,密谋造反一事,下官认为应是遭了小人妒忌。”>
“如此英才,可为国之栋梁,希望包大人能为他洗脱冤情。”>
包拯脸上带着笑意,额头的月牙型道印忽然闪过一瞬白芒,仿佛睁开天眼,对世事皆洞察入微。>
“此案尚在侦办,牵连甚广,短期之内难得结果。”>
“听你所说,他确是人中俊杰。”>
说到这里,包拯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
龙渊剑为大宋国器之一,它引起的动静,势必会让多方关注,探究事件的起因。>
包拯经以丰富的经验判断,若利用得当的话,对他的计划未必不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如今大宋朝廷,看似和谐安定,其实腐败之象已经显露台前,如附骨之疽,顽强生长。>
纵然是他治理下的开封府,媚上欺下者也屡见不鲜。>
如此情况是人之天性,难以根除。>
“王思源……龙渊剑……无双城真传弟子……前朝余孽……”>
“若仅仅只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包拯心中思量着,期望王思源还能给他惊喜,甚至是惊吓。>
这样的话,他的计划便能更加顺利的展开,所遇阻力也会更小。>
整顿官场,势在必行。>
“龙渊剑如今是我朝国器之一,镇压国运。”>
“剑灵发出剑气穿越三州八府之地,来到开封,我亦担心此事会引起多方动静。”>
包拯的话让周书同忧心仲仲,斟酌着道:>
“徐夫人被后人尊为炼剑祖师,距今已过万载光阴,门徒无数。”>
“包大人,我担心徐夫人的门徒……”>
这话周书同只说一半。>
以包拯的智慧,自然明白周书同下半句话的意思。>
“在开封,你无需太过担心。”>
包拯的话说得很平静,轻飘飘的似无力量,却给周书同带去极强的信心。>
周书同的神情满是佩服:“包大人,有您这句话,下官便放心了,下官这便告退了。”>
他说完转身要走,却被包拯叫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