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古镇奇人(2/3)

作品:《白镇纪事
白镇纪事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有深交,他经常到中学晨练,碰到我就劝我学气功,还说要送我一本《周易》,我一直以为是玩话,沒想到几天后他真的把书交到我手上。说实话,我也有点佩服他的那种精神,老婆为气功和他离了婚,他沒有退缩,一心要成为大师的理想让他抛弃了俗世的平凡生活,他活得像个圣徒。

有一天我头痛,百药莫治,痛得心烦气躁。老谭说,吃药沒有用,不如让付剑锋给你治一治。老谭不由分说拉着我到他家。

他家独门独院,一间屋,屋里墙壁上钉着几道木板,上面陈列着几排灰白的书籍,还有就是一张床,一张饭桌。

他放下饭碗,在面盆里把手洗了又洗,点了一柱香。

他说,人体太极五行八卦磁场在身外,不同角度切割不同的卦位,会产生不同的生物电,产生各种不同的作用,这个法门积累能量治疗疾病是绝对沒问題的。然后要我闭目,他继续说,“你心里一定要念着,不痛不痛,好了好了。”说着开始在我脑后比划着,我知道他在用意念术,想笑不敢笑,竭力配合着他。这样想着果然觉得脑后有些发热,痛点也扩散了,痛感也渐渐减弱了。

从他家出來沒多长时间,头又痛了。后來我的父亲肖扬东送來两瓶印度神药,吃了两顿就不疼了,直到今天再沒发过。

在家里生活不下去了,人总不能一直依靠别人的崇拜生活。付剑锋他把儿子安顿好上北京去了,说中央老干部疗养所聘请了他做理疗师,年薪十几万。

其实,他只是在北京一个货运公司打工,每月寄钱回來给儿子做生活费。

姜长顺的儿子姜锋和是他同学,从北京回來以后把这一切透露给我们,我们答应绝不传出去。

姜锋和他父亲不一样,开始痴迷于书法篆刻,后來只身闯荡江湖,在苏州开了一家化妆品店,生意红火。用他的话说,理想不能当饭吃。

姜长顺是个杂家,能写会画,缺粮断顿的时候画过粮票,全国粮票也画过,画得很逼真。但假的总归是假的,熟食店主用潮手一捏,颜色立即就化开了,立即扭住了他。

他昭阳县城关了三年,出來的时候头发都白了,他发誓从此不再动画笔。

可是二十年以后,他又动起了画笔。

白镇的东岳庙香火旺盛。每逢香季,善男信女俱來此庙烧香磕头,祭拜时每人总在一张拜香凳上礼拜磕首,这叫“叩拜香”。一时间,大殿上下小凳纷陈,摆在地上的小凳子,弯弯曲曲,很象一条条龙的形状。这是一种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來。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來,不分昼夜地奔走跳跃,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龙舞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龙”队所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白镇的板凳龙属于“干龙”,把龙扎在板凳上,龙用竹子编成,蒙上彩色的布料(后为香烟锡纸折成)。一般三人合舞一条板凳龙,前面两位是女子,后面一位女子。表演时,女子的阴柔之美和龙的刚阳之气合二为一,尽显板凳龙的独特魅力。据当地人讲,舞板凳龙主要是表现一种祝福,示意來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阵容大小皆可,二三条板凳龙可以表演,几十甚至上百条板凳龙的表现,更具恢弘磅礴气势。

板凳龙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也是乡村文化底蕴的结晶,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独特的水乡风情。这种板凳构造独特,两只脚中间加了一道横木,便于握举。表演形式多样化,或独龙腾空,或二龙戏珠,或群龙腾空。这就是“板凳龙”的雏形,寓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