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张仪(1/4)
作品:《不准放屁》坊间都说,老同学“苏秦”,游说“合纵术”成功,当上了赵国国相,还一个人佩六国相印,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想当年我(“张仪”)和苏秦,同在“鬼谷子”(兵家)门下,学习“帝王术”和“辩术”,我的成绩比他好,更受老师的亲睐,更被看好。我是鬼谷子门下,第一得意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想当年,张仪是如此义气风发,豪情满怀。“圣人亦人也,其口鼻耳目与人同,唯能立志用功,则与人异耳。故圣人是肯做功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圣人。”
但世界是无情的,现实是冷酷的,我凭三寸不烂之舌,游历天下。“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好不容易,东借西支的黄金花完了,七国国王也见了几位,“合纵、连横”交替施展,但权贵不对我感冒,他们不太关心,天下大计,只关心自己的小地盘,小九九。这是一群,怎样尸位素餐的“禄蠹”啊!
是自己学艺不精吗?那为何,学问比自己差的苏秦成功了?他也是经历了失败(游说“秦惠王”失败),资用乏绝,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地,回到家里的。最后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从此悬梁刺股,发愤研读兵书。不知道,他学的是哪一本兵书,如果知道,我就可以照葫芦画瓢,仿效他。但可惜,苏秦视若身家性命,严守秘密,不透露支言片语。
苏秦的名言是:“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这句话,激励所有舌辩之士,奔走钻研,游说不息。前面有光辉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按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凭什么别人成功了,而我却不能成功呢?生逢乱世,成王败寇,机会均等,强者为王。
一想到,那次受楚国国相的羞辱,我就椎心得痛,国相丢了一块碧玉,众人齐口,诬陷是我偷的,把我臭打一顿,全身没一块好肉,连门牙都打落两颗,嘴巴漏风了。我打落牙齿和血吞,“妈妈的,你们记着吧,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跪在我前面,磕头讨饶。”巴尔扎克说:“单是恨而没有报复的心,等于一颗谷子,落在花岗石上。”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恨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爱能造就人,恨更能锻造人!仇恨就像一把火,会烧尽一切。一股冲天怨气,激励着,鞭策着我自强不息。想当年,越王勾践,十年教训,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终于还是——灭了吴国,洗雪亡国耻。好男儿,当如是矣!
想当年,我和苏秦寒窗苦读,恩同骨肉,两人食则同器,寝则同榻,好得不能再好了。曾经相约,“苟富贵,莫相忘”,如今他贵为六国国相,见到老同学,一定会多加关照的,只要他伸伸小指头,一开金玉之口,我就有救了。虽然,男子汉大丈夫,以因人成事为耻,但我如今,沉沦下潦,食不果腹,人生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否则,就算你,本事通天,别人也看不见,也不承认。
当务之急,不是什么面子问题,而是如何,把自己推出去。残酷的现实,已经教会我,没人在乎你的手段如何,只在乎你是否成功了?“坚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必会把人唤醒的。”
我千里迢迢,从魏国赶赴赵都“邯郸”,去见位极人臣的,老朋友苏秦。赵国真是,天下强盛之国,只见,“锦城铁瓮万年坚,临水依山色色鲜。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一路贪看不已街市繁华,我向人打听到“相府”所在。三头兽头大门,门口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前列坐着二十来个华冠丽服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