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焚书(2/3)
作品:《不准放屁》么称为——“大焚书”呢?因为在“东来西往”看来,秦朝所以十五年亡国,就在于“焚书坑儒”。坑儒没有必要,韩非子不是说:“禁心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消灭,是最笨最傻的办法,赢得了千古骂名,且于事无补。
焚书又不够彻底,一个当皇帝的,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做到最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号称“千古一帝”的嬴政,竟不明白,的第一条,真是令人遗憾。当然对待两千两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我们应报历史之同情,他毕竟,不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局限,在他前,还没有皇帝,只有“三皇王帝”(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皇帝是嬴政最伟大的发明。
既然“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开创的,当然不可能有什么,如何做皇帝的教科书,更不用说“帝王术”和“厚黑学”了。一切都得从头摸索,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秦始皇做得不成功,是历史的必然,他是一个探路者,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指后代的皇帝)。
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鉴往知古,以古人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唐人“杜牧”,曾在中哀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代青年历史作家“当年明月”(原名“石悦”)的,警世名言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大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一代人倒下来,下一代人又倒下了,使他们倒下的,往往是同一个深坑。人们太善于遗忘了!善忘对于过日子,当然很好——“难得糊涂”吗,但是搞政治搞管理,就不行了。皇帝就是,天下的最高管理者,他必需吸取,所有历史经验,用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武装自己,不如此,你就坐不稳龙椅。
“东来西往”的“焚书令”,是销毁一切带文字的东西,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书籍、杂志、报纸、期刊,对联、招牌、广告牌、挂历、商标(带字的)、合同、账本(带文字的,纯数字的可以不烧)、悔过书、道歉书、情书、黄书、漫画(带字的)、电视和电影的字幕、电脑的操作系统和文字页面、使用说明、刺字纹身、日记、作文、打油诗、狗屁诗……
总之凡是,沾染文字的一概,在消灭之类。你也许会问,这样一来,人民该如何生活,如何交流呢?别急,这一切,英明的皇帝,早就考虑周全了,要不怎么是,人家做皇帝,而不是阿狗阿猫做皇帝呢?没有文字,还有语言,对于生活交流,并不会造成太大障碍。想当年,猿人茹毛饮血,穴居野处,不知父母,何论语言文字,不是照样过来了吗?
一切事,都会习惯起来,虽然,开头会有些不适应,但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并不缺少什么。为了丰富,民众的文娱生活,“东来西往”天天写“博”,供子民学习揣摩,他弄,也写诗歌、散文,还学“莎士比亚”创作戏剧,真称得上是“文学多面手”。
有总聊胜于无,在别处见不到文字的,看皇帝的博客,博客名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文章中,“东来西往”,苦口婆心地教育大家,要爱人如己;犯而勿校,“若有人打你左脸,连右脸也要转过来,由他打”;一口唾沫吐到了你脸上,不可擦,要任它“唾面自干”(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勿以暴力抗恶,不要追求尘世繁华,应寄望于来世的天堂,皇帝的话对的就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因为他代表天意,有绝对服从的义务,不要仇恨要化解,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附录:【焚书坑儒事件简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