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盗墓(2/2)

作品:《不准放屁
不准放屁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机关林立的“大人物”的坟,谈何容易。职业盗墓界,有一个共识,要挖就挖,善未被人“光顾”的皇陵。皇陵集中了,世上所有的珍宝,天上人间,无所不有。

一座坟,只要被人挖开过了,那么,它的价值,就接近为零。“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同样适合盗墓界。“先进者”席卷了,绝大部分宝贝,“后进者”只能拾其余唾。当然,对“考古工作者”来说,被盗过的墓,仍旧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许多盗墓者,不屑一顾的器物,往往是文物。但是,对盗墓者来说,只有金银财宝,才是真宝贝,对其它的东西,他们不感冒。

历史上只有,秦始皇陵,汉文帝的“建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元代皇帝的陵墓(在元代皇帝都盛行秘葬),明代帝陵(除万历皇帝的陵墓外),没被盗过。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情结,提倡“视死如生”,富贵之人,对声色犬马,生前尤享受不足,死后,还要全部带入地下,在九泉之下,继续过骄奢淫逸、花天酒地的快活日子。因此,他们把生前,最珍爱的宝物,都带入棺材里。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凡是厚葬的皇陵,几乎毫无例外的,都被人扒开了,宝物尽被盗不说,还连带得尸骨狼籍,惨不忍睹。清朝,康熙,乾隆,光绪的皇陵,都被盗过。还有慈禧的陵,不是被军伐“孙殿英”的工兵营,给炸开,尸体被撕裂,死后才20年,就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这正应了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倒是那些,薄葬的君王,不被后人打扰,安然无恙地躺在坟里。

整个东西国,被全民总动员。“挖坟去啦!挖坟去啦!”的欢呼声,回荡在全国的上空。人民自发地,组成了各种民间挖坟组织,有叫”挖你没商量”的,有叫“刨坟队”的,有叫“操你八辈祖宗”的,有叫“土里寻食”的,有叫“上下五千年”的,有叫“与皇帝共富”的,有叫“夺死人,养活人”的,有叫“我挖,挖,挖”的,有叫“温柔一锄”的,有叫“恶心死人”的,有叫“盗墓俱乐部”的……

中有一个故事,云“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固有之曰:‘青青者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盗墓已形成,一种高贵的文化,国民开始互相,交流探讨盗墓心得,出版了许多,研究“盗墓学”的学术刊物。举办了众多“盗墓赔训班”,人们趋之若鹜,如疯如魔。再也没人,热衷股市期货了,连打麻将的人,都迅速减少,麻将馆接而连三地倒闭,从业者另谋出路。

“要想富,去挖坟”,已成为全民共识,十四亿国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挖坟的,另一部是,准备挖坟的。少先队的宣誓词,变成了“我们时刻准备着——去挖坟,我们时刻准备着!”由于“盗墓团体”的迅速膨胀,成立了“盗墓党”,制定纲领,参加政府“议院”的选举。“盗墓党”成为,仅次于“保皇党”的第二党派,随时准备着改朝换代。

这是皇帝东来西往,不希望看到的。为了约束“盗墓党”,他设置了“淘沙官”,专门管理,民间纷乱如麻,派系连立的“盗墓组织”。政府对盗墓者,实行了有效管理,按“五五分成”的税收原则,皇帝的“国库”和“私库”,宝贝多得没处放。只有另建,超大规模的仓库,才勉强放下,上剿来的财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