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联名纪念款唱片(3/4)
作品:《旧日音乐家》格还是唱片本身的开销,都注定了这至少是中产可以考虑的购置品,只能说它把听音乐从“奢侈”变成了“轻奢”。>
购置保养的高价、庞大笨重的外型、精密的机械结构...这依旧让听音乐一事被打上了浓浓的“实体依托”烙印,在这种情况下,乐迷对唱片上“演绎者的签名”一类事物具有更难以言喻的追逐冲动。>
舞台上的艺术家们退回演职通道,工作人员上去清理谱架和大型乐器,台下乐迷也开始陆续离场。>
但很明显,卡普仑的提醒让这群排队出门的乐迷们各自动起了不同的心思。>
心思最简单的,是那两百多名持尊客票根的听众,他们本来就准备买唱片的,省下的那点优惠价格倒是其次,联袂签名才是重点。>
唱片今天销售了一轮,之后也会依旧持续销售,作为今晚这场演出实况的历史记录,流通在世界各地的唱片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但带签名的唱片,流通数目是由尊客票票根决定的,不出意外已经定死了,就只有那么多。>
满打满算,尊客票6-12排,每行40座,也就280份!这是两位天才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的第一次录制发行,纪念意义非凡,以后收藏价值...真不好说!>
最常规的画面,莫过于在家中举行社交聚会或音乐沙龙,留声机一开,红酒一倒,唱片一拆,指着封面签名对宾客吹嘘道:“当年那场音乐会我可是坐在现场前面的,自己的掌声都被录了进去”,这导赏发言权一下子就到手了。>
所以对他们而言,买就完了!>
心思稍稍复杂的,是买了最便宜座次如3磅6磅的人,虽然此刻内心特别痒,但把“是否购买”当成独立事件作考虑即可。至于签名纪念、收藏价值这种事情...自己起初的消费预算就没做这么高,也没办法,唱片本身抱回去能回放,这才是最重要的。>
心情最复杂的,绝对是买了中间价位,尤其是12磅位置的听众。>
9磅和12磅是划票比例最大的两个座次。>
早知道后来还是动了入手唱片的心思,买个屁的二等区啊!那些坐在尊客席享受最好音响效果的人,不仅把差价省了,还白赚一个签名...这可真是他妈的蠢到家了!>
到底买还不是不买啊?>
“不好意思女士们先生们,还有一件事我忘了说了。”>
正当一些听众心中激烈交战时,卡普仑这家伙又从通道里小跑了出来。>
他气喘吁吁地说道:“返场的三首曲目,也已经录进去了,请大家放心购买唱片。”>
而且扯着嗓子连续重复了三遍。>
声音在交响大厅层层回荡,于是排队还没排出门的听众纷纷回头,已经出来但没走多远的人也听到了声音回头。>
他们的反应明显成两极分化:>
“……唱片有三首返场曲目!太好了!”>
“……妈的,唱片里居然还有三首返场曲目!?”>
有的人内心欢呼雀跃,但有的人心态崩了。>
这唱片我要定了行了吧?但是...我真的也想要带联袂签名的啊!>
“朋友,打扰一下,你的尊客票票根还需要吗?出手的话,我可以报销你票面原价,算是白听一场音乐会怎么样?”摩肩接踵前往导览大厅的人群中,一位腋下夹着礼帽的年轻人问向了旁边的中年绅士。>
后者脚步未停,用看傻子的表情看了他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宽敞的导览大厅水晶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