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出圈的和声学课程 4K二合一)(4/4)
作品:《旧日音乐家》,用大量多姿多彩的和弦组合而成的,自己在日常实践中差点味道,通常被归结于灵感不够。>
而范宁的展示让他们发现,和声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发散灵感,去寻找色彩丰富的和弦,而是先做到让已有的和弦,在四部和声中的排列进行方式严谨而准确!>
每一个声部的连接、音程的冲突与解决方向、和弦该用原位还是转位、哪些音可以省略、哪些可以重复强调...一首严肃音乐之所以浑然天成,音符多一显得冗赘,少一结构不存,正是因为创作者将最简单的音乐素材千锤百炼,而非通篇滥用色彩、堆砌双音、加厚八度、或塞入大量的琶音经过句以故作声势。>
只要遵循范宁提出的这些原则,领会了这些技巧,哪怕仅简简单单地用、、级和弦,就能写出几小节非常纯正动听的古典四部和声!>
台下600名听众真是彻底服了。>
就如范宁所说,和声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参照标准是好听,只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好听音乐”的接受度不一...>
但是,他简直吃透了“如何让音乐变得好听”的经验,并变成了可以切切实实操作的理论章程!>
虽然很累很麻烦,但真的有用,再也不用在写作时苦苦搜寻灵感、胡乱修改尝试了!>
此轮课程的计划是3个上午、9个小时,第一天结束后的晚上,范宁在音院行政楼的办公室继续打磨后续的教案,他忽然心有所感,门外之人的形象在脑海中勾勒而出。>
于是范宁持笔抬头:“许茨院长,请进。”>
“梆梆”的敲门声反而晚了一拍才传来,拧开门的许茨教授匆匆摘下礼帽:“>
卡洛恩教授,紧急协商,明天上午的第二课能不能更换场地?”>
几位故交都已去世,已是音院院长的许茨算是目前学校里和范宁最熟络的了,他是今天的听课者之一,此时也没有客套。>
“发生什么了?”范宁疑惑问道,“这选课名额不是确定的400吗?而且空地的走道上可以加一百多个小凳子啊?>
“你不知道反响有多猛烈。”许茨院长苦笑道,“本来以你的知名度,课前就已经火爆到加座了,这课后的反响再一传开,从中午开始,音院又收到了大量新增的旁听需求,其中有本来今天就没有抢到旁听加座的同学,有音院和其他院的教职工,还有外校的音乐界人士...”>
“现在想旁听的人数,已经超过了选课人数!很多人找关系要一个名额,都层层找到我这里来了,甚至有在其他城市无法及时赶到的人,致电询问范宁教授的《和声学导论》下一次的讲授安排是几月几号,我只能答复暂无,让他关注你十月底的《对位法导论》...”>
“学校对你的火爆程度已经作了充足预料,但实在没想到,一门内部选修课程竟然冲到外面的圈子去了!”>
喜欢旧日音乐家请大家收藏:(.sodu777.)旧日音乐家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