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要票不?要票不?(1/4)
作品:《旧日音乐家》“咚!咚!咚!咚!咚!”>
舞台后方卢的定音鼓五声敲击,引出了乐曲开篇沉静而安详的乐队序奏。>
贝多芬《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范宁的场次安排遵循了大致的对称型:以情绪最浓烈的“拉二”做第5场,前面从浪漫到古典,后面又从古典到浪漫,而最后打破对称的第10场,则将以激进而现代化的音响作开放式结尾。>
于是听众充分享受了两位天才首席少女带来的优雅、均衡、灵动而华丽的宫廷音乐后,又逐渐回归了第8、9场浪漫主义的怀抱。>
他们发现这位音乐家的协奏曲,永远都有新的元素和惊喜出现。>
开篇让定音鼓来引出序奏,并跟随发展主题,这也太…>
合理且引人入胜了吧。>
持着长笛的琼率领木管组悠悠吹奏旋律,和卢定音鼓五声一组的敲击穿插交织,让整个管弦乐队的状态逐渐被充分调动起来。>
终于,希兰手中的独奏小提琴登场,在重拍上以铿锵果断、气势恢弘的姿态奏出顿音主题。>
又逐渐化为长虹贯日的颤音与长琶音群,与乐队竞奏辉映。>
所有的乐迷,都被“贝小协”音响效果里的那种无可比拟的气势给深深折服了!>
格调高雅、气宇轩昂、堪称王者风范!>
整个第一乐章都在这样的气质中发展进行,哪怕是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在诠释那些明澈柔美、充满温暖和喜悦的乐思时,也带上了独属于思想者的,深切的探询意味。>
而在第二个小广板乐章,贝多芬柔情诗意的一面得以呈现。>
1806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与他的学生——莱莎·勃伦斯威克伯爵小姐陷入热恋,两人在这位伯爵小姐的庄园里,度过了一个带有最明朗日子的香味的夏天。>
那些内心深处最刻骨铭心的回忆,都悄无声息地反映在了他一生中唯一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乐思深处。>
上了弱音器的弦乐群呈示着恬淡优美的小广板主题,希兰弓下的琴弦以华彩的风格翩翩起舞又旋落,清新自然又挥洒自如,彷佛一首虔敬而芬芳的赞美诗。>
延长记号的颤音之后紧接终曲,她再一次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独奏技巧,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在跨度极大的各弦上轮番表现,有时甚至冲入弦最高把位的泛音群中,这些此起彼伏的炫技华彩,逐步将终曲推进至光华灿烂的巅峰。>
在这一天演出结束离场时分,有位在这次音乐季中已陷入狂热状态的乐迷,在海报下方贴上了字迹潦草、晕晕乎乎的留言:>
「写可以,但别再写这种伟大级别的作品了!本世纪才刚开始,这样下去您快把所有未来大师们的协奏曲都写完了!」>
然后第9场,勃拉姆斯《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又来了。>
听众们发现之前从未有哪部作品能像它一样,将浪漫主义的真挚与激情与古典技法的端庄与理性,天衣无缝、完美至极地结合在一起!>
它每个乐章之间的乐思都环环相扣,结构完整到堪称伟大!>
尾声,乐队的力量积蓄,音响越来越光辉明亮,回顾性的乐思在管乐组中游走,而独奏小提琴却逐渐超越于全乐队的力量之上,以三个极具能量的炸裂和弦,宣告了它的完美落幕。>
连续高质量神作的轰炸,属实连另外两块大陆的音乐界都被惊呆了,帝国的市民们对于尾场音乐会的期待已经冲上天际。>
“李”演奏的第三首钢协、范宁指挥宣称为支持印象主义而写的新作,到底听起来会是什么感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