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19):徽记(2/3)
作品:《旧日音乐家》之恋’……”马赛内古听着这些悲哀的歌,郁结长叹出气,但他似乎找到了答案,之前看不透对方灵感强度的原因或许就在此。>
随着长诗的推进,范宁再度体会到了试琴时的“被注视感”和“创造感”。>
“在这片国度上演绎音乐真的有其特殊之处,比如极其浓烈的情绪、代入感和感染力,我身边好像生成了什么事物……”>
范宁在奏唱中只觉得自己变得极为感性,前世的时光、北大陆的画面、第一个异世界新年空中的烟花、圣欧弗尼庄园的夏日时光……都不可遏制地浮上心头,就连自己曾经筑牢的“敬畏、专注、克制而不辜负”的感情原则似乎都松动了。>
“不能再弹了,下一首奏完暂时停下来,停在曲集的四分之一处,并且不再振荡非凡琴弦的神性,以普通奏响取而代之,否则怕是会出现什么过于惊世骇俗的反响,至少得有个过渡……”>
“《泪河》。”作出决定后他将念头扫至一旁,向众人报出第六首的名字,“今夜的灵感倦了,到此为止。”>
愁云惨淡的e小调和弦下,范宁拨奏出迟缓、奇特的三连音和附点节奏型,就像酝酿着某种滞涩而痛苦的内心独白。>
第5小节,歌谣以上行的分解和弦开始,又凄美地朝下飘落,如此反复哀婉徜徉:>
“我眼中的泪水,>
滴滴洒在雪地上;>
冰雪却吮饮着,>
我燃烧的悲伤。”>
露娜呆呆地听着,此刻有那么多值得惊讶的点,舍勒先生的音乐造诣、无穷的诗歌灵感、5镑一把的吉他和出神入化的效果……但这些点都被她抛之脑后,她只是在反复地想,这位游吟诗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往,才能写出如此刻骨铭心的艺术歌曲?>
音乐基调在19小节得以改变,转入的大调较先前温柔,给人以短暂的幻想和希望,但就像虚幻的泡影一般徒增烦恼:>
“大地返青的时候,>
会吹来温暖的和风,>
会融化深深的积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打破坚硬的冰封。>
雪花啊,你是懂得我的渴望,>
告诉我你要奔去的方向,>
还是让我的泪水,>
顺着小溪流淌?”>
……让泪水顺着小溪流淌。特洛瓦在怔怔出神。>
范宁左手在品格间不着痕迹地切换,拨奏之时却闭上了眼睛,昔日的深沉追忆,全部化作了尾声的苦涩低吟:>
“它会带你经过村庄,>
穿过喧闹的街道。>
要是觉得泪水发烫,>
就是到了她的屋旁。”>
吉他声止,每个人都沉醉在不同的幻象之中,并把这些幻象的模糊情味,当作了真实的酒。>
特洛瓦和马赛内古默然垂头,女孩子们在微微抽泣,露娜朝着范宁的位置微微撑地,泪水顺着她脸颊和下腮滴落在砂石上。>
醉意,静夜,爱情诗,上扬的篝火,这一切很容易地与悸动揉在一处,不知不觉把人的眼泪给逼出来。>
看着这位舍勒先生神情平静地放好吉他,安却环抱着自己双腿,一直在喃喃念着第六首《泪河》诗歌的最后一句。>
“要是觉得泪水发烫,就是到了她的屋旁。”>
不光是她,过半的人都被这句话压得喘不过气。>
“要是觉得泪水发烫,就是到了她的屋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