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小提琴”(2/3)
作品:《旧日音乐家》进入失常区稍深一点后的人,视野的余光边缘都会很快出现这种现象!”>
“目前尚不清楚这会导致什么威胁生命的异变,特巡厅不答复我们的请示,之前也没有共享分毫情报,但既然是进入失常区之后的普遍现象,每个人都逃不掉,那就至少不用惊慌失措地试图‘逃离某地’,不加观测和记录的行路,会导致偏离的方向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得不偿失。”>
范宁示意车队先找个相对空旷的地方暂停。>
“‘肥皂泡’的怪异变化要持续留意,但别只钻着这一件事情思考不放。两位记录行路的人交换一下所描的特征地标,确定拓展的地图边界到哪了;车辆再次全面检修一下;大家原地稍息,活动一下筋骨,没吃饱的继续吃东西,也可留意一下前人的活动痕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处相对大型的据点遗址,不过,不要脱离他人视线范围。”>
他一一作出安排。>
“好的。”众人心下稍安,纷纷应答。>
“啾啾...啾啾...”“叽叽...叽叽...”>
修整期间,鸟鸣声再次引起了几人的注意。>
这里的林地生长得更为繁盛、更接近自然状态了,鸟鸣似弱管轻丝般层层重叠、密密匝匝、在高空盘桓云集。>
“有些奇怪啊......不对,反倒是有些熟悉......”图克维尔仰头眯起眼睛。>
“我好像听到了有很多熟悉的音乐?太夹杂了,不是很确定......”两位司铎也在侧着耳朵,努力分辨着什么,“好像有吉尔列斯巨匠的《第三交响曲》、迈耶尔大师的《大调长笛协奏曲》、塔拉卡尼大师的几首歌剧、洛尔芬大师的某首交响诗......”>
范宁也在皱眉分辨,但与众人不同的是,他很快就联想到了另外的东西。>
“俄耳托斯雨林这片区域,就是有这么多鸟类盘桓云集,这说明我们在接近圣亚割妮医院旧址。”>
这是当时首领猎人带着畏惧之意的低沉解释。>
“这些鸟类是见证者,忠实记录了这里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怪力乱神之事,任何闯入者的发声,都会被视为一种‘窥探’,它们会慷慨地向你展示“你想窥探’的东西,哪怕人们并不具备接受这些知识的神智......”>
在失常区里怎么会有着跟俄耳托斯雨林一样的奇怪机制?交织杂糅了层层的音频版的“历史投影”?>
不对......范宁在下一刻意识到因果关系应该是反过来的。>
应该说是曾经的俄耳托斯雨林中有着和失常区一样的奇怪机制。>
在“芳卉诗人”陨落、“红池”的污染持续渗透的年间里,“炎苦之地”很有可能早已发生了局部的穿孔,让一些异常地带提前渗漏了出来。>
从当时的经验来看,用有序的演奏可以将杂糅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理顺,当时的自己这样做,是因为想知道那首《前奏曲》听起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的话,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呢......>
范宁持续思考着,正准备不管如何先试一试的时候,图克维尔主教提的一个问题,却打断了他的思路,而且这个问题的确提得很是时候——>
“鸟呢?”>
众人皆怔了一怔。>
对啊,听到这么密集层叠的叫声,怎么没看见什么鸟群?>
这些林地中是有鸟类生存的,众人一直都有时不时看见一两只停在枝头或飞过高空,但少数鸟儿显然形成不了这么稠密的叫声。>
而且当意识到这点后,大家觉得这种杂糅的音色,似乎也不完全像鸟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