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神之主题(2/6)
作品:《旧日音乐家》章写的尾声,在起初的构思里,弦乐与木管乐器的渐行渐远之声,是想去隐喻凡俗生物步入天国前自我净化、自我深省的漫长阶梯。>
这道阶梯实在爬得有够久了,而前方仍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他不再感到饥饿,不再感到腰酸背痛,他感到如果停下,就做不到再迈出下一步,如果躺下,就做不到再站起来,同样,也不能再回头凝望来时的低空,多余的信息将会为他原本就很混乱的思绪再度增添不必要的干扰。>
但现在,有另一种很神奇的状态正处在酝酿的阶段,双腿重复性的动作能让他的残余灵性为之迸涌,仿佛极渴望冀求着某种实体,过去数月或数年累积的求索已继续到一定能量,引燃了他颅内的强光之灯,裹挟他刺入全新的理解领域中——放眼望去,尽是由史诗感的纯粹概念交织而成的风雪,由皮靴点地声化为的沉重鼓点,以及随雪铃声扬起的狂喜的滔天银浪。>
如今好不容易来到这地带的深处......自己已经经历过分别了,一次分别,两次分别,前不久的又一次分别......怎能轻言退出呢?范宁现在就完全浸润其中,不能自拔,真真切切感觉想要寻找的问题答案就在脑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如钢印一般地嵌入他的认知之中。他祈求辉光让他尽快看见“神之主题”,如果无法如愿,甚至愿意接受任何答案,对一切古老的倘来之物感激涕零。>
“re-xi-sol-re——”“mi/re——”“mi/re——”>
忽然,他听见了单簧管的纯净之声,带着重复的二度倚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尽流畅,极尽轻盈。>
“#fa/mi——re/do——mi/mi——”>
在如歌的附点节奏发展之后,和声又流动至小调,以强音mi向下八度沉去,陌生的寒意直达鼻息。>
“我们享受着天国的喜乐,与尘世大不相同;>
人间的喧嚣和吵闹,在天国中杳无踪影。>
我们在这活得和睦安宁,生活如天使一般,度过欢乐的时光;>
我们又蹦又跳,载歌载舞,提灯的圣者在天国注视着我们......”>
范宁终于听见了少女犹如天籁的歌唱声,在她将“星轨”抛入天空指路之后。>
第四乐章,《天国装满小提琴》,>
或者是“夏日正午之梦”的最后一阶,《孩子告诉我》。>
歌词文本取自于民俗诗集《少年的魔号》,亦是被神降学会教义文献收录的“欢歌”,文本中有大量以“圣”起头的天使的名,有些的出处很明确,有些属于哪个教会则存在争议。>
范宁拖动着冰柱似的身躯继续往上,没有回头,但他的心弦因某种奇怪而变化莫测的拨动而震荡和明晰,就像分别前所说,不会看到,但会知道。她进入了辉光花园,她会穿过较高处的神性之门,置身跻入此前杳不可得的云蒸霞蔚之室。>
“嚓!嚓!嚓!嚓!嚓!嚓!嚓!嚓!”>
突兀地,类似第一乐章引子的雪铃声和旋律再起,只是不再闲适柔和,孩子们的野蛮和自私盖过了稚嫩和欢乐,世界近乎恐怖惊悚地天旋地转起来。>
周围的冻土绽开裂缝,露出了地下的窗户和门,处在不完全分化状态的“村民”们接连破窗而出。>
“嗖!!”“嗖!——”>
他们一路拖着细长而黏滑的脐带,癫狂地往下跑,完全无视了范宁的存在,一跑到陡峭悬崖边,就径直跳了下去。>
这只是范宁看到的情况,实际上可以预见得到整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