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下厨(1/2)
作品:《农家小药娘》花娘嘟囔了几句,刚想说什么,门口的方向忽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陶绾随便擦了擦手,急急忙忙地走过往,打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二愣以及村里几个年纪差未几的小伙子以及他们的媳妇,不远处,还有几个蹦蹦跳跳的孩子,大家的脸上固然写着疲惫,却也带着随便的笑脸。
领头的几人蓝本还在闲聊,看见陶绾开门,纷纷围了上来。
“陶大夫。”
陶绾想起屋内的花娘没带面纱,故而门并不敢敞开,只是从开了一半的门里走了出来,“各位,有什么事吗?”
二愣晃了晃手里的西瓜,笑道:“陶大夫,这过几日就要过节了,我们给你送吃的来了。”
“这……怎么好意思啊?”
再看了看二愣的身后,几乎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一些水果以及猎物。
陶绾受宠若惊,她没想到街坊邻里会这么热情,给自己送了这么大堆吃的来。
可是……
这一堆的猎物加起来,即便她食量再大,至少也能吃个四五天了吧?这古代又没有冰箱,放个四五天,不早就发臭了吗?
二愣咧了咧嘴,“你帮了我们大家那么多,这点东西算不得什么,再说了,邻里乡亲,互相照顾本就是应当的啊。”
陶绾思索片刻,还是弯了弯嘴唇,“如此,那便多谢了。”
她的名声刚刚起来,帮了大家这句话她可担负不起,无非便是黄麻子倒了,如今村里只有她一位大夫,大家都盼看和她搞好关系。
陶绾心里明确,亦没有说出口,只是帮着大家将他们手上的猎物和水果抱进屋,一群小孩举着什么东西在院子里四处奔跑。
“虎子,别闹了,赶紧把东西拿过来给陶大夫!”一个妇人远远地朝那群小孩喊道。
跑在最前面的小男孩闻言,步子慢了下来,随即脚步一拐,没一会儿就跑到了陶绾跟前。
“陶大夫,这是我阿娘特地做给你的天灯,愿你今年纪事顺利,无灾无病。”
虎子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陶绾忍不住揉了揉他的脑袋,眉眼也随着弯了起来。
陶绾接过看了一眼,这才创造是一盏用棉纸糊成的孔明灯,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陶绾手上的这盏显然花了一些心思,呈长方体,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最下方还坠有一个细细的铁丝环,用以捆绑写有心愿的纸条,全部孔明灯被人用颜料涂得鲜红,看起来颇是喜庆。
陶绾抬眸看向虎子他娘,缓缓行了一个礼,“多谢婶子。”
无论虎子他娘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但她的心意,还是让陶绾激动了一把。
妇人抿了抿嘴,搂着虎子离开了。
送走了一群人,陶绾又回到了屋里,此时糖浆和蛋黄都已经差未几了,陶绾将盛着蛋黄的碟子端出,放到一边纳凉,又将花娘方才和好的面团放进盆子里,参加糖浆和花生油,没一会儿,一团裹着甜味的面团便涌现在三人眼前。
泼皮使劲吸了一下鼻子,还没开口,肚子便已经咕噜响了起来。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嗯,我,我肚子不舒服,我先出往解决一下。”
说着,几乎是小跑着出了医馆的门,身后是花娘的狂笑声。
陶绾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面团分成二十来份,又用莲蓉包住蛋黄,再用面团包住莲蓉和鸭蛋黄,然后从布袋里拿出早上买来的模具,将包好的面团放进模具,压好成形。
模具很简易,外形和现代的模具差未几,只不过是用竹子做的,高低各一块,将面团塞到中间的空位,再用铁丝缠绕起来。
一切都很是顺利,让陶绾较为头疼的,大概就是最后一个步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