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更适合东汉宝宝体质的诗词(2/2)
作品:《地上道国》四方。>
这些人三五成群,有些轻声谈笑,有些侧耳听着亭中的动静。>
这些人面前的席子上有酒有果,杯盘狼藉,时不时也有人把盏离席,寻相熟的低声劝饮。>
崔州平见众人散漫,怕庾献不喜,连忙解释道,“他们有的是来凑热闹的,有的是被长辈带来的。来参加这送别宴请,本就是为了彼此交际一番。我们要见的蔡睦等人,都在亭中。”>
这时也有人看到了崔州平,不由耻笑道,“州平,你不是躲出去迎客了吗,怎么还回来自取其辱。”>
崔州平瞪了孟公威一眼,脸色不善。>
崔州平和那些外面的这些年青人可不同,他可是正经有过两千石官身的人物。>
出现在这种场合,那必然是要亭中高坐的。>
只是崔州平能当上两千石,依靠的是他那朝廷三公的老爹,在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才俊之中,难免觉得底气不足。>
而且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大家还能拿出真本事来battle一下,崔州平也是有两下子的。>
可是诗歌这种东西,还是要看天赋的。>
就像亭外的这些年轻人一样,大家平日都自诩青年才俊,自然不愿意在这种众人云集的场合,看王粲自己装逼。>
崔州平不理孟公威,只顾在前引路。>
别人见了好奇的打量庾献几眼,却也不多话。>
像崔州平这样背景复杂的人,大家也不敢贸然加入他的朋友圈。>
亭中有人见了这边的动静,正要招呼崔州平过去,就听有人朗声说道,“就以此篇,送给文始兄吧。”>
那人连忙回头,去看亭子正中挥毫的那年轻人。>
有凑的靠前的,大声诵读道,>
“天降丧乱,靡国不夷。我暨我友,自彼京师。宗守荡失,越用遁违。迁于荆楚,在漳之湄……”>
听到王粲为士孙启赠诗,就连崔州平也不由放慢了脚步侧耳听着。>
“在漳之湄,亦克晏处。和通虎埙,比德车辅。既度礼义,卒获笑语。庶兹永日,无諐厥绪。虽曰无諐,时不我已。同心离事,乃有逝止。横此大江,淹彼南汜。我思弗及,载坐载起。惟彼南汜,君子居之。悠悠我心,薄言慕之。人亦有言,靡日不思。矧尹嬿婉,胡不凄而。”>
庾献听到这里,就觉得有点不对了。>
诗词发展到此时,还没有唐宋那般的百花齐放。现在的诗还属于正经学问的一种,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大家正正经经的坐在一起,以优美的句子,表情达意,这才是这个时代对诗歌的诉求。>
像这些唱着“悠悠我心,薄言慕之”的诗人,能够驾驭李清照“桃花深径一通津”的风情吗?>
庾子赶紧停下脚步,开始整理思绪。>
看来,自己得拿出点更适合东汉宝宝体质的东西了。>
喜欢地上道国请大家收藏:(.sodu777.)地上道国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