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义学之殇(1/2)
作品:《北宋小商户》“殿下所言的确是个问题,这也正是目前炸药的一个枷锁,不过这何尝不是一个契机。”
“契机?”
“没错,正是由于这炸药还未被他人所器重,才有先人一步的契机,才干更轻松的走在他人前面,才更有一叫惊人的可能。
至于这炸药的威力,确实还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往细细摸索,比如这硝,硫,碳粉之间比例的多寡,是研磨成粉末时威力大,还是搓成渺小颗粒时威力大,如何更彻底的往除炸药之中的杂质,如何更好的将之密封于陶罐之中。
这很多种种,皆是需要消费大批时间往一点一点的专研的。”
“哦?先生所说这提升炸药威力的见解,确是德昭之前不曾想到的,如此说来,德昭应当着手提升这炸药的威力为先?”
“应当如此!而且,即便是制出了足可令人满足的炸药,仍需指派专人持续专研。
专研之道,在于永不满足,永无尽头,那怕已是完善,也要挖空心思往提升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丁点。”
“先生此话,实乃……实乃大善!”
“只是炸药这东西不同其他,威力不可小觑,殿下在操作之时切莫大意,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呐。”
一路上,忽悠赵殿下成为大宋诺贝尔的同时,王浩数次提示这主意安全的各项事宜。
途中扎营之时甚至还花了好几晚专门列了一份具体到极致的安全手册。
这玩意不太稳固,一个不注意,炸药没研制出来,把赵老大的儿子给炸没了,那自己的罪孽可大的往了。
除此之外,王浩还提了一些如何提纯硝石硫磺的一些建议,在炸药的成分上也给出了一个建设性的建议。
交谈中王浩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炸药成份极为复杂,除了必须的硝硫碳,竟还有清油,麻茹等十几种添加物,加那么多东西,难怪调配不出比例最适当的炸药来。
因此果断建议赵德昭他们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数抹除了,就只留了硝硫碳三种原料。
至于炸药的配比,王浩是不知道的。
只能让他们在原有的技巧上持续改良,重复改良,反正就那么三种原料,实验个数百上千次应当也差未几了。
到时若能将有杀伤力的炸药研制出来,那这火箭军的功劳可就真如火箭般往上窜了。
“公子何时再来?”
“来年春热花开之时。”
杭州城外,运河码头,一对少男少女正依依不舍,相互作别。
数日的相处下来,杨延青与眼前的这位钱多多小姐已经彻底的坠进爱河。
不但日日相伴随游这西湖美景,还特地往爬了宝石山,找寻那所谓的梁祝书院。
那什么书院自然是没有的,的确只有一间香火很不茂盛的寺院。
然而架不住人家有钱有势呀,没有书院,建上一处便是。
现成的义学总管也在,因此没两天,这杭州义学的蓝图便方案好了,尽管规模要小上很多,却是纯公费的。
他钱家反正也在将家里的金银财宝一船一船的往汴京城送,倒不如抠下一点来为这城中百姓做点善事。
人家造的义学也不叫义学,义学什么的,太没诗意了,才子佳人就是才子佳人,说什么此处松柏林立,便叫万松书院吧,酸的很。
又是同游西湖又是共创义学的,杨延青与钱小姐的情绪不断升温,差未几就要私定了毕生了。
这边不断的升温,小蝶那边则是不断的降温,如同这来自远远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那心里是哇凉哇凉的,比这冬日的西湖水更冷,甚至感到自己再也不会爱了……
终于到了离开这片伤心肠的日子了,嘟着小嘴看着眼前这一出活生生的十八相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