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希望小学(2/3)
作品:《北宋小商户》的情绪有点低落,看着闷闷不乐的小蝶,还玉揣摩着是不是在县衙旁边也弄个私塾啥的。一来学些这个时代的学问,以便更好的融进这个社会,二来认识一些同学,让自己的童年不那么孤单。
马车行至县衙西北角,看到县老爷从一处院落出来,车夫急急下了车上前行礼,还玉等人见状也随即下了马车,看到老爹后面陆续有人推着装满了麻袋的车子从院中出来,于是问道:“爹爹,这是在干啥呀?”
“哦还玉呀,爹爹在此盘点仓库库存,新的常平仓已经建好了,这里的粮草都要搬往那里存放。你这又往哪了?”
还玉听闻,探头往里面张看了一番,院子不大,一横一竖总共也就四五间屋子。
整体用青砖砌成,比平常住人的屋子要高不少,整间屋子只有两扇红漆大门,没有一扇窗户,屋前空地也是光秃秃的连棵树都没。还玉略微有些扫兴转头对老头子说道:“爹爹,那这些屋子还有用吗?”
“暂无他用,你问这个做甚?”
“爹爹呀,您今天晚上会回家吃饭嘛?”
“会……回家吃……”徐知县对女儿的跳跃性思维向来没啥戒备。
“那太好了,女儿又学做了几道新菜,爹爹晚上必定要来吃哦。”还玉说完便辞了老头子,一行人甩了马车径直往后院往了。
徐明诚叕嗅到了一丝诡计的味道,无奈摇头苦笑。
……
夹了一筷桌上的糖醋鲤鱼,细细品味一番,徐知县满足的点了点头,这丫头时不时弄出几道新菜,味道着实不错,只是每次吃女儿做的菜都让徐明诚有种胆战心惊的感到。
这不,又要开端了,眼见还玉干笑着为自己斟满了酒,徐知县正了正身子不自觉的扎紧了马步,筹备迎接女儿即将提出的荒谬请求。
“爹爹呀,女儿跟你商量个事啊。白天那个腾空了的仓房咱们可不可以……稍微修缮改革一下……办一所小学?哦不……是私塾……,也不对,应当是公塾,公塾……嘿嘿。”
徐知县脸部狠狠抽蓄了几下,公塾是个什么玩意儿?又听还玉持续道:“女儿已经懂得过了,咱们县的码头四周不是有很多卖气力的穷苦人家嘛,他们大多都是北汉的逃民,家无田产,只能在码头上卖些气力或在城中干些杂活过活,可怜的紧,那些人家的孩子也都只能成天野在外面,随便给口吃食就算养着了,所以女儿想办个公塾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识得几个字,不指看考取功名,只求将来做个跑堂伙计店小二啥的,也算是给了一条活路。”
说着说着,还玉竟然真的心有所触抹起眼泪来。那些娃的确太苦了,个个瘦的跟个猴子似的,破衣烂衫好多连双鞋都没,尽管如此,分给他们的点心都只是捏在手里,并不舍得吃,问他们干嘛一直捏着,都说要带回家跟父母一起吃,那为啥不包起来放口袋里呀,破衣烂衫哪有口袋呀,连身材都遮不全,哪有过剩的布缝口袋呀。
“嗯……有些道理,”徐知县缓缓点头,破天荒的认同了女儿的想法,:“公塾这个称呼不妥,应当叫……义学,嗯,不错,还玉呀,你这个想法甚是不错,爹爹明日就与衙内众官员商议一番,尽快理个章程出来。”
“好呀好呀,就叫义学。”还玉简直不敢信任老头子竟然会答应的这么爽直。
“盼看小学?!”县衙旁边一条巷道的拐角处,王浩瞪大眼睛看着自得洋洋的还玉说着自己近日搞的大工程,绣宁在一边帮他们把风,这古代男女之间约个会还真是不方便,茶馆不能往,旅馆更不能往,只能找个人少僻静的巷弄促嘀咕一番就算完事,还得有人把风。
“别的也没什么事了,哦对了,你不是在卖那个什么臭豆腐嘛,天天有没有卖剩下的?”
“没有,生意好的很,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