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安保协议(1/2)
作品:《北宋小商户》这女人果真是个行事谨慎之人,墨迹了这么久还在迟疑。
在王浩看来,这还有啥好迟疑的,就找个没啥军事意义的犄角旮旯,划个圈圈,互惠互利的事情,谁也不舍得损坏不是?战事蔓延?绕开就是了嘛……
难道是她还在猜忌这其中有诈?可以写保证书哇,由天子亲身签订的保证书,份量还不够重?
一厢甘心的王大人就差拍胸脯保证了,丝尽不在意这件事的本身有多么的荒谬。
说荒谬实在也不荒谬,宋辽边境本就有通商的榷场,只不过此时还没有正式的场合,两国商贾之间的交换也没有专门的官府监管。
然而在蓝本的历史中,赵二登基之后就在河北正定设立了第一个宋辽两国的榷场。
只不过这榷场贸易也确实没有在战事未熄时还持续开着的先后例。
“可在霸州设立榷场。”
赵匡胤再次开口道,他自己都不明确为何会帮忙想着促成此事。
霸州?拒马河边上,目前是宋辽国的交界限,差未几就是条水长城的存在。
又想到这霸州离天津也没多少路了,要不就直接设到天津的海河边上往岂不是更好。
够角落,基础不会被战事干扰,水路方便,还可以直接出海,可认为以后的海贸打下基础,着实是最佳地点了。
于是便不假思索的开口说道。
“将榷场设在天津也不错。”
“天津?”
“天津?”
赵匡胤与萧后同时怀疑的看向王浩。
“对天……津”
话说一半,才忽然想起,这时候哪有天津呀,失误失误。
于是果断的从身旁搬出了那个奇怪的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便从中翻找起来。
这时代不光没有天津,连个标准点的舆图都没有。
而且此时的舆图,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在街上随便买到一份的。
此时的舆图,属于国家机密文件,而且是属于军事级别的机密文件,一般人是不能私躲,更别说拿给敌国职员观看了。
因此自己的这份舆图,还是向赵老大特批的,此时翻找出来,当然也不会拿给萧后看,指出来天津在哪。
只是想看看这时候的天津叫啥名,不过很遗憾,这舆图不但极不标准,上面标注的地名也不少的可怜,并没有标注天津所在地的地名。
而且从这舆图上看,这霸州间隔天津的间隔似乎也有很大差距,包含上面画的海岸线,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估计绘制舆图的人根本就没往海边实地测绘,而是凭着感到胡乱描了一笔,那渤海湾几乎都快被描平了。
于是只得打个哈哈道。
“霸州也挺好,或者我们可以再往东,在靠近两国的海边设立榷场,不过具体设在何地,最好还是往实地考核一番为妙。”
还没等俩人反响过来,王浩便抽出一份拟好的文件,直接起身欲拿给对面的萧后。
这就么个小小的动作,也令的对面的那些护卫警惕不已。
“镇定……外臣只是拿份关于设立榷场的若干条陈给萧皇后。”
警惕翼翼的将手中文件交与其中一个护卫,便快速的回到了己方阵营。
“萧女士,这是外臣所立的榷场条陈,您可以拿回往先行过目一番,基础上能考虑到的,外臣皆以在上面逐一列举,萧女士若感到有不妥之处,尽可以提出来,咱们可以慢慢商量。”
文件很厚,足足十几页,且都是硬笔所写,字小且密,外加几页自由贸易区的平面草图,极为具体。
“如此也好,朕拿回往之后自会细细查看,若确实可行,自会遣使过来与王先生商议后续事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