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杨公子(2/3)

作品:《北宋小商户
北宋小商户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随便送了。

这也怪不得王浩,受明清两朝那段巨富盛名的科举制度影响,后人往往感到科举之路是一条繁琐且冗长枯燥又乏味的路,实在在科举制度刚刚算是正式步进正轨的宋初,哪有这么麻烦。

尤其是宋初的科举制度,相当的暴力简洁,童生秀才啥的就是直接没有,所有读书人,都可以有处所推荐往礼部参加解试,不过录取的都比较少,但是也没关系,国朝初立,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太祖经常大手一挥,将参加解试的统统赐为同进士出身也是常有的事。

“那贤侄,咱们就先这么定了,明天开端你就是本县义学的西席了,来来来试试这个,听说这个是本县新出的新鲜小吃,味道着实不错的。”说着给王浩夹了一块臭豆腐……

这个……看着碗里的臭豆腐,王浩竟有些哭笑不得,老头子锋利啊,糊里糊涂就将自己给安排了,我刚才似乎也没答应什么吧?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徐知县看似很随便的探听了一下王浩的家庭情况,王浩含含混糊的逐一作答。最后又是好一番之乎者也的夸赞,结束了这顿稀里糊涂的午宴。

下午回到炉子展,王浩见是翠儿在看着展子,便上前问道:“翠儿,怎么是你在这看着?六子呢?”

自从前两天卖炉子的展子支起来之后,深感人手不足的王浩便说服自己兄弟刘六辞了看城门的差事,让他来自己展子帮忙,每个炉子拿提成,六子先来试了一天,也不用吆喝,就坐那收收钱,一天下来拿到的就抵得上自己看城门半个月的收进了,立即就辞往了看城门的差事,过来展子卖起炉子了。

就这样,六子就算是这门市部的第一个店长了,加之工厂经过这十数日的磨合,也渐渐步进正轨,产销一体,目前还是垄断状态。蜂窝煤饼的生产也日渐成熟,已经打制了不少一出七的磨具。产量瞬间进步了好几倍,于是这两天筹备推出三孔煤炉,重要针对各类酒店客寨等人流量较大的潜在客户。

“浩哥哥,六哥往作坊了,下午前些时候有个大客户来买咱家的炉子,说是有多少就要多少,六哥就想着把作坊里做好了的也都拿来。”翠儿有点小兴奋,这两天展子上的生意她也看在眼里,生意是真的好。就这帮着看一会的工夫,她就卖掉了好几个。

“哦?是谁呢一下买这么多,那人呢?”王浩心想大客户来了啊,这架势八成是外地来的二道贩子吧,这么块就传到外面往了?

“讷,就在那儿呢,”翠儿说着手指向不远处街对面自家小吃摊上正在大快朵颐的一个锦衣华服的翩翩公子哥。

“嗯,翠儿你现在这看着。我过往一下。”

“好的浩哥哥。”

行到小吃摊前,王浩观那翩翩公子剑眉星目身材苗条面容白净,顶多不过二十许。看来是个初涉商场的富二代啊,打定主意,便上前两步一拱手道:“这位兄台你好……小弟是那片炉子展的东家,刚听闻俺家妹子说……”

年轻公子闻言转头,急忙起身道:“正是正是,来来来,小哥先请坐,咱们详谈一二。”

待两人坐定,年轻公子率先开口道:“小姓杨,杨延青,东京汴梁人氏,小哥尊姓?”

王浩听到年轻公子姓名呃了一下,杨延青?杨家将啊?不过似乎杨家将并没有叫杨延青的,杨延庆倒是有一个,况且现在杨家将的老太爷杨继业还在北汉呢。不往理会,答道:“小姓王,王浩。”

“哦王兄,幸会幸会,小可近日奉家父之命外出行事,途经此地见这里的众多商家民户所应用的炭炉制的极为精妙,因此探听到王兄这里。”

王浩一听,心想果然,这次要能好好运作一番,必能打开东京城的市场。

于是赶紧开口将年轻公子的后半段话压了回往道:“哦杨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