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义学开工(2/3)
作品:《北宋小商户》舍只建教学楼的话容纳个两千名学生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三十人左右一个班就是七十个班级,师资队伍达百人,这样算来规模着实不小了,不错不错,老徐果然够意思,“那请问徐大人,义学之中的大小事务是由下官说了算的嘛?”
“然也。”徐明诚怀疑地看着画风突变的王浩。
“妙哉!”王浩拍手大赞,如此一来到时自己把义学整成一个职业技巧学校,灌输一些后代企业治理理念,源源不断地为自己不断壮大的贸易帝国输送先进人才,试问到时这大宋商海,谁能与我一战,谁敢与我一战。
然而王大人的美梦只做了两天,第三天工部就来人了,表现校址已经选定,请王大人一道过往确认一下,满怀憧憬的王大人屁颠屁颠随着过往一瞧,当时脸就垮了。
离城倒是挺近的,就是五里亭不远处的那一高一矮俩小山坡。高的大概有百来米高,矮的那座顶多五十米,相对平坦些。这俩小山坡自己进京的时候就看到过,跟四周广阔的平原相比显得格外突兀。更令人失看的是那片山坳之中已经有好大一批工人在平整山地修建道路了。
那工部的官员还一脸歉意的表现京城四周五里内也只有这么个小山包没做他用。不过请王大人放心,此事乃陛下亲身下令督办,所以他们当天下午就已经实地勘查,昨日奉旨营建校舍的三千厢军也已经进场。在两处山坳至山腰这段建校舍,还是委曲能营造出山林安静的读书环境的。
垮着脸的王浩越听越糊涂了,“这位大人呀,我们建校舍为何非要建在山林安静处呀?”
工部官员像看白痴般看着王浩,这书院不都建在山中或庙宇道馆四周的嘛?山长,山长这个称呼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那再敢问这位大人,就这一窝窝,能容得下一两千名学生嘛?”
工部官员感到自己无法跟这位王大人沟通了,一两千人???京城国子监也才不足三百人,你区区一个供贫户流民子弟蒙学之用的义学要召两千弟子进学!
职业技巧学院瞬间变成山村小学,王浩心坎是无比失落的,但也没措施,自己之前的想法的确太理想化,可是这差距也忒大了些。
站在一片繁忙的工地上,黑压压的到处都是人,说是百亩,连整座山一起算也的确不止百亩,只是绿化面积得有九成不止,整片也没啥树木,早被四周的村民砍得七七八八了。据工头说等书院主体建筑完工,还将在四周至山脚栽种大批林木。
从施工进度大致可以看出义学建筑排列由于地势关系比较混乱,前进主楼一横两竖还算整洁,然后左边有一排进深较浅的大概五六间,主楼后面是三栋错落横排的建筑。总体间数倒是不少了,总共三十来间屋子还是有的。错落有致,无论是从格式还是排布,看得出来是精心设计过的。就是少了块操场。
一圈逛下来,总体来说,除了规模跟自己想象的落差太大了些,其他的全部,没错,的确是全部,都应当是接近完善的,至少也是无可挑剔的,毕竟是天子陛下亲身下令,工部派出的是最顶级的设计师。
施工队伍是四周陈留的厢军,足足三千壮劳力,看得出来,固然被称做部队,实际都是经验丰富老工人了。就这么巴掌大一块地,所有建筑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特别是等展路的青砖投递之后,那速度,直看的王浩猜忌这工程质量能过关吗?殊不知很多城池都是这帮人营建的,就别提这一小小的书院了。
照着这进度,怕是用不了几天就差未几能完工了,醒过神来的王浩赶紧让工部官员找来了工头,让他们无论如何再整出一片地来全部两亩左右的操场,这个请求可难坏众人了,那工部官员一脸为难的询问王浩,“大人为何要在书院之中设一校场呀?”
“校场?陆大人,这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