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警世名言(2/3)
作品:《北宋小商户》已然颠覆了自己之前对于算学一道的认知。
不知为何,王浩创造老徐越来越可爱了,估计也是在还玉那听来的,不管怎样,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放过。
“阿拉伯数字只是这种数字的一个统称,非指其人。小侄有个想法想与伯父您商量一下,”王浩套近乎道,连称呼都改了。
徐知县一见王浩这套近乎的劲马上就嗅到了一丝诡计的味道,说来也怪,还玉在提出一些荒谬的主意之时也经常是这副表情,“贤侄直言便是。”
“伯父您现在不是在负责科举之事嘛,小侄的意思呢是可不可以在科举试卷中增长数学这门试题?”
数学啊!华夏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块短板,真正的短板,固然也有九章算术之类的早期数学着作。
但里面所记载的东西也基础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打个简略的比喻,就是古人知道1+1=2,但不会往论证1+1为什么会即是2。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怎能如此草率看待。
而且我们有那么健全的科举制度,假如能参加一张数学试卷,像四书五经策论卷那样发展成为必考的传统。
再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深进,那样的话,说不定牛顿就会出身在中国也未可知!想想就让人激动。
徐知县闻言身子微微一颤,果然,果然呐,徐知县越发感到这小子跟还玉有太多的类似之处,科举如此重要的事情他都敢提出这样荒谬的建议。
边上的高祭酒闻言也是咳嗽连连,暗暗提示徐知县可千万别答应。
王浩定定的看着徐知县,脸色满是和煦热和的笑脸,等候徐知县的表态。
“嗯哼,”徐知县轻咳一声道,“贤侄为何对算学之道如此热衷呐?在雍丘义学之时便有这一门算学,老夫也一直感到好奇,吾辈学子当经史策论为重,算学小道与国并无大益呀贤侄。”
王浩也没指看徐知县能这么快答应,没关系,咱慢慢磨,天天磨,只要你还在这个地位上一天,咱就磨一天。
“伯父呀,咱们先纠正一下,这门课程是数学,不是算学,嗯该怎么解释呢……”
王浩收拾了一下思路持续道,“算学,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数学呢则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数学的目标是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变成知道自己知道的事物。
而算学只是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过渡到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已。
话固然讲的拗口了些,但这其中是有本质的差别的,算学的目标只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数学不但要得到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能得到答案。
算学的基础要素只是一个成果,而数学的基础要素责包含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所以数学是包含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所有基础科学的基石,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嗯哼!”王浩重咳一声惊醒陷进迷离的几人持续道,“几位叔伯听不懂没关系,说实话对于数学一道小子也只是略懂皮毛。
这门学科太深奥了,需要无数学子用几代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干立起这座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丰碑终有一天,我们的后人将会站在这座丰碑之上手揽日月怀抱星辰,看清这世界的本源。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这座丰碑打下第一块基石。
徐大人,徐伯伯,小侄敢保证,只要您愿意打下这第一块基石,千年之后的圣贤之位,必有您徐伯伯一席。”
被王浩的长篇大论整的云里雾里的徐知县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惊得从座椅上弹了起来。这臭小子,神神叨叨的,该不会是疯了吧?
“高大人?您俩有兴趣嘛?”
王浩又将目标转向了这位国立大学的校长,“咱们可以试着在国子监之中增设一门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