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三两小事(2/3)

作品:《北宋小商户
北宋小商户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会忘记。

然后渐渐的,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就再也没有听到过那一声磨剪刀哉。

家里的剪刀越来越多,光给女儿用来裁纸的剪刀就有好几把,磨剪刀哉的声音却再也没有听到过。

时代在前进,有些古老的职业,终究会消失,但有些风俗,却能更久远的保持下去。

尽管在后世时,那剪刀早已经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家用物什,随处可见,功能也变得各种各样,但给女儿的嫁妆里,肯定会有一把剪刀,而且是一把最传统式样的剪刀。

让老关去找来一个磨剪刀的匠人,就是要向他定购几把自己设计的剪刀,而且是那种存在在童年记忆中的剪刀,以及一把专门用来剪头发的剪刀。

还顺便帮剧院的姑娘们把这剪子艺人给雇佣了,这年头,磨剪刀的艺人可不单单是磨剪子镪菜刀这两种业务。

其实磨剪子镪菜刀只是这些艺人们的副业,其主要业务其实是磨镜子。

此时的人们用的镜子,还都是清一色的铜镜,铜镜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日子久了就会生锈,因此需要时不时的磨上一磨才行。

剧院里安了很多镜子,除了姑娘们房里的镜子,舞台上也安了不少镜子,一来用作辅助照明,二来制造一些演出过程中必要的灯光效果。

京城的工坊里有最新式的玻璃镜出售,不过那种玩意,目前还只能弄出一块小半个手掌大小的平面,还不能替代选择的铜镜市场,而且造价也高,要普及开来,估计还要过上几年,因此剧院里用的,仍然是铜镜。

给剧院雇佣一个制剪刀磨镜子的艺人,不光是用作灯光维修师傅的,还能顺便给剧院增加一门副业,同样作为奢侈品的新式剪刀,推销给那些前来看戏的贵妇小姐,也有得天独厚的销售前景。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王浩与还玉两人在秘密研究室里捣鼓出来的女同胞幸福巾,已经在一小部分人中进行了推广。

其实也就是在剧院的姑娘们中间推广了一下。

据还玉说反映极佳,当真配得上幸福两字,到底有多好用,与后世的那些产品肯定是不能比的。

也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分成好几种模式,这里做的幸福巾,暂时只有一种型号,只为解决最灾难的那一两天。

根据还玉得来的反馈信息,期间又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几乎已经到了非常完美的比例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成本,稍微高了些,做起来也比较麻烦。

因此最后的销售模式,可能要做一点小小的改变。

只出售零配件,然后由女同胞们自己去组装,是个非常不错的销售模式。

自己回家里偷偷组装,还能避免不少尴尬,更容易被人接受。

也就是拿针线缝一下的事,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每个姑娘家都很拿手,缝起来也不麻烦,缝上几天,就能用上半年了。

零配件还可以分开销售,比如单卖吸水纸浆,其他配件,由用户自行解决,这样子的话,这零售价差不多就能普及到千家万户了。

反正布块什么的,不一定要用上好的稠密丝布,麻布其实也可以,而且麻布的吸水效果更好。

既然已经成型,王浩就想着找个时间偷偷的把那木雕给肢解掉,然后当成柴火给烧了。

但是还玉没有答应,说是要留着做个纪念,说这是什么最温暖的礼物。

连这种东西都要留作纪念!

果然是个神经的女人!

另外,姑苏的王大富托人带来了一对做工精致的青花瓷瓶,随花瓶一道带来的书信中还说。

在经过几个月的寻访奔波之后,他终于在越州一带找到了品相上等的青花瓷沽料,日后他王家打算逐步扩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