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晋王有请(2/3)
作品:《北宋小商户》想到王爷于书法之道也……”
赵二写一张,王浩就夸一串,有的没的一通乱夸,还将那日自己在国子监写那幅苦海无涯苦作船的事说了一遍,最后甚至还提议赵二多写几幅字赠于义学,由于自己正在谋划一次爱心拍卖。
听着这话痨在耳边不断聒噪,赵光义听得是心烦意乱,能将自己的苦海无涯苦作船这种糗事当笑话宣传的人,这脸皮怕是比汴京城的城墙还要厚了。
由于这厮在耳边喋喋不休的唠叨,导致自己中途写错了好几次,十四幅字写了二十几张才写完。
最后还写了几幅字送给义学搞那什么爱心拍卖,听这王浩讲,这所谓的什么爱心拍卖,说到底还是一种捞钱的法门。
待王浩走后,赵光义使劲的揉了揉太阳穴,总算打发走了这个话唠,半天下来,听得自己脑仁疼。
心烦不已的赵老二立即就下令,若此人再来访问,就说自己不在……
自己算是看明确了,这人的眼里就只有钱,只有利益,连本王的字画都敢拿往换钱的主。
想到这里,赵光义又忽然懊悔起来,自己的字画那是能拿往卖的吗!自己当时怎么就答应了他了……
隔一日,王浩试图再次登门晋王府,然而这次不巧,门房进往禀报之后告之,本日王爷不在府中。
正想掉头回往呢,又见有一人也来王府拜见晋王。
门房见王浩还没走,只得支支吾吾的向那人解释。
自来熟的王浩见状,自告奋勇地向来人解释了一番,并好一番吹捧自己跟晋王熟的很。
“王爷,方才属下听程德玄讲,他在王府门外偶遇一自称王浩的人也来拜见王爷,还听其吹捧自己跟王爷您相熟。”
赵光义听到王浩的名字不禁一发抖,果然没令本王扫兴,他果然又来了,这不算,竟还随便跟人吹捧他与本王的关系。这更加坚定了不再试图收买王浩的动机。
若收买了这样一个话唠任其逐日在自己耳边聒噪,会疯的。
……
看来往的频率确实高了点,得收敛收敛,此时的王浩还不自知自己在王府中的名声已经是瘟神一般的存在,还在想着再过几日再往访问比较合适。
不往不行,义学的事还没终极敲定,后续的很多事也没有交待明确。没措施,为了孩子,即使是提着热脸往贴几次冷屁股也是值得的。
况且,经过这几日的接触,王浩创造赵二这人实在很不错,礼贤下士极为得体。至少在自己这样的下属眼前,那真叫一个和煦有加,人也和睦,没什么架子,还挺有耐心。
抛开后众人们对他的评价不谈,至少目前看来,这人的确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只是自身能力不足,志大才疏,加之后来由于得位不正,做了不少掩耳盗铃的蠢事。
至于其他一些诸如熙陵幸小周后之类的风骚事,则是后来杜撰出来的。
不管怎样,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对以后至少也能有些用处,这几天先凉凉,以后还是得偶然走动走动,保持一个无害的话唠形象。
还有那义卖也要好好谋划一下,晚会当晚大众除了捐钱还捐了不少金银首饰,有些看上往还是挺名贵的,尤其是宫里递出来的那一盒,尽对价值不菲,这样的直接买给珠宝商太不划算。
包含那个脸盆,也要拿往义卖,上次替邻居大哥从讨债鬼手里夺回来的脸盆,兜兜转转也到了王浩手里,晚会越日一早就被邻居家的小姐姐送到了过来,同脸盆一同送过来的还有几幅看上往很名贵的字画。
王浩不懂字画,特地拿往还玉家让徐大人鉴定了一番,成果老头子拽着其中一幅不肯拿出来了,说什么这样的人字画岂能买卖……
……
“陛下,化名李隐的伪命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