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结束(大结局)(1/5)
作品:《小虫成精》海海回到国,就立即去找潘安生,他把自己到国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潘安生,希望他能抽出时间亲自去国看看,那里虽然穷,但确实是一片投资热土。国政府为了能吸引“外资”,已经将“门槛”放得很低很低,只要大胆跨进去就能赚钱。
海海这样极力为潘安生推荐,也是想弥补一些潘安生在中国大陆的损失。因为,潘安生帮助海海他们转移资金和协助何一标逃跑,被中方驱逐出境,三年内不能入境开展业务,这让他损失了一个多亿的生意。所以,海海想拉上他一起去国赚钱。
何一标、刘豹在国有了海海送来的这笔“巨款”,他们更是“肥上添膘”。但烦恼也随之而来,三天两头就有地方官员来找张艺姗,一方面,打听海海的投资意向。另一方面,也盯着那一百万美金,希望艺姗能将这笔钱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何一标觉得,这样下去,他和刘豹都不安全。他两毕竟还是非法移民。尤其是他本人,以他多年的从政经验判断:有关方面肯定已经向国际组织发出对他的通缉令了,一旦查出,他会被逮捕回国的。
于是,他和刘豹、艺姗商量,决定在当地政府提供的企业改制名单中挑选一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来参与“混改”,将这笔钱砸进去。
刘豹和艺姗都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即使将来去不了国,也能为他们留在国作掩护。
三人商定好后,艺姗负责整理翻译企业资料,何一标、刘豹则对企业进行分析选择。
“这个好!老大,您看看这家企业不错!”刘豹叫了起来,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何一标。
在何一标看资料的同时,刘豹说出了他叫好的原因。这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白酒生产企业,他们只抓生产,不搞营销,所以,大量库存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没有现金流,企业就没法生存。刘豹认为,他与何一标尝尽了天下美酒,对酒的品质有些研究,对营销更是轻车熟路。只要他们把这些酒的特色凸显出来,建好销售队伍,很快就会让这家企业起死回生。
何一标基本认同刘豹的观点,但在原料、工艺、市场、资金等方面还要分析的透彻得多。
说干就干。他们投资七十五万美元,成功拿下了这家年产三千吨优质白酒的企业。
何一标、刘豹虽然跟着艺姗学了些语,但要管理企业,这点语言基础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急需懂得“双语”的人手。张艺姗便打通张飞电话,她把家里的情况大致给哥哥讲了,让他赶紧回家,走正道,过安稳的日子。
张飞自从射杀了阿诺后,仍不敢轻易露面,继续躲回寺庙里,每天诵经拜佛,观察谷曼集团的动向。他必须确认社团不再追杀他,他才能回国与妹妹他们团聚。不然,黑社会的报复是不择手段的。靈魊尛説
张飞留下来观察了两个多月,他通过原来社团的兄弟打听到,现在,谷曼新上任的老大很开明,没提要为阿诺报仇的事,认为阿诺是咎由自取。同时,还专门对手下人说,解除对他的追杀。
这下,张飞终于能名正言顺回到国,甩开膀子跟着何一标他们一起干事创业了。
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和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国搞一个酒厂,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不出三个月,这个在破产边缘挣扎的酒厂,在何一标、刘豹手里被玩得风生水起,名声大振。他们把酒厂的名称改成了“台五”,主打品牌“台五”酒和“喝不倒”等,包装设计也极富民族特色。
宣传推广上,他们请阮中强出面与政府达成合作,找了几个宣传“爆点”,进行炒作。“台五”酒立马就“火”了,“台五”品牌家喻户晓,人人都想“喝不倒”。几千吨的库存酒,经过他们“改良”,很快就卖出一半。
何一标也有了精神寄托,他一有空,就把销售公司的“酒妹”团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