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章 历史上的饥荒2(1/5)
作品:《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2、丁戊奇荒。
这场特大饥荒发生在1877-1878年的华北地区。
当时,洋务派在轰轰烈烈进行一系列活动,与此同时,一场罕见的特大灾害也匆匆来袭。
在1875年,也就是光绪元年,旱灾就已经出现了。
这一年,北方很多省份都先后出现了干旱的情况,而在京师和河北地区,原本该是万物复苏的春天,然而旱灾却在此时露出了踪迹。
由于这一年,降雨很少,等到秋天的时候,鲁省、豫省、晋省等多地也相继出现灾情}
光幕下
不少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尤其是本就生活在这些省份的观众,前朝的祖宗们不免会担忧后人,有条件的准备家书,没有条件的就口口相传,至少要为后人提醒才好啊。
而已经经历过灾害的民国老人们,说起来眼中都含着泪,有些是背井离乡小小年纪就跟随父母逃荒的,在他们年幼的记忆里,如此深刻的经历根本无法抹掉,更何况还有亲眼看着亲人没有吃的、或是为了给孩子省口吃的饿死的。
然而命运没有眷顾他们,到了民国,战乱、倭寇、自然灾害依旧存在,底层的百姓,活着的人若非还有心中那口气,只怕早早就变成一堆白骨了。
{到了光绪二年,灾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重,受灾的范围也在扩大。
京师和冀省一带,地里的收成直接减半。
旱灾又引发了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而来,它们经过的地方,只留下一片片的荒芜。
蝗虫来了还不算完,夏秋之际阴雨多,导致多条河水泛滥,已经被旱灾、蝗灾折磨过的土地,又遭遇了水患侵蚀...}
祖辈们心里都不好受,要知道此时正是王朝末年外敌入侵的时段,国家动荡、政治腐败,再加上天灾,可想而知当时的人们日子有多苦。
观众们越看越难过,而本就受灾的时空,百姓们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孩子们看着大人们哭,自己也跟着掉眼泪,瘦弱不堪的身体上,穿着的是打着补丁的破衣裳,薄薄的一层勉强能遮住身子挡挡风,然而即将而来的冬季,显得尤其残酷。
{中原地带的豫省,灾情和冀省很相似,春夏之际,旱灾不断加重,之后又有地段被水淹,从而造成的就是粮食歉收,减产了差不多一半。
至于鲁地除了少部分地区受水灾,基本上是全年大旱,以至于全省的收成不足三分,逃荒的、求雨的、卖子当妻的,百姓的日子跟泡在苦水中也差不多了。
......
时间很快到了1877年,第三年灾情达到了顶峰。
晋省的旱灾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地步,赤地千里,受灾百姓达五六百万,地里减产甚至绝收,百姓们的粮食已经吃完了。
为了活下去,人们只好去捡来小石子磨粉和面吃,要不就是去找观音土吃,导致的结果就是泥巴把肚子撑破而死}
各时空已经是哭泣声一片片了,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如此庞大的饥荒,谁又能在知道这一切后无动于衷呢?
前朝的祖宗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这些受苦的后人,浑身充斥着对天灾的无力感。
明末的百姓们戚戚然,本以为他们的小冰期已经很苦了,哪知道后面的时空也这么受大罪。
“上苍开开眼吧。”
“谁能来救救我们啊,活着怎么就这么难呀。”
……
李世民哭红了眼,贞观的臣子们一边安慰的同时,也忍不住擦眼泪。
民国的百姓们都沉默了,他们的时空其实日子也就那样,从清末开始就这样…
{…然而灾情没那么容易结束啊,随着这些能吃的都吃完了,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