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4雌雄难辨(1/5)
作品:《三国之小白当自强》少年收回视线,明知故问地道:“你不信?”
李主簿道:“在下着实不敢信!——这世上怎么会有那么相像的人?”他想了想,觉得刚才的话有些刺伤对方,缓一缓才道:“将军,此女美貌无双,媚术天成,又对男人的心理了如指掌,当年便造成了董太师与吕将军的反目,将军不可不防!”
少年勃然大怒:“你莫非是说我被她的美色所迷,所以对你说谎?”
李主簿被他脸色的怒气所惊,打了一个寒颤,但仍坚持道:“将军且听在下一言!将军难道竟不想想来时令尊的托付,难道竟不想想当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吗?郭将军当年也曾在董太师殁后说过‘先得此女,再得天下’的话,将军若把此女献给郭将军,也许他会记起当年的雄心,又或者能因此与阁下合作……无论如何,这都是天赐良机,将军岂可不好好把握?!”
少年沉吟片刻,方颔首道:“李主簿所言在理,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我不如回我营中,将这事仔细商讨一二,明日便一起送她去长安,如何?”
李主簿只当他回心转意,当下拱手道:“将军深明大义,在下深心佩服!”
两人调转马头,往军营奔去。
路上,李主簿感慨地道:“将军,说句实话,如今郭李两位将军的手下之中,可能只有在下一人,还记得入京之时所发的豪言壮语,其余的人都忘得差不多了!”
少年哼了一声道:“身处富贵,目为五色所迷,耳为五音所惑,谁还愿意回归过去艰苦的生活?却不知为何别人都忘记了,偏偏李主簿却还记得当年的誓言呢?”
李主簿苦笑道:“在下自来京城之后,也怕被富贵温柔消弭了英雄之气,每日以夫差勾践作比,吃穿住行,从不讲究,犹如自虐一般,因此进取之心犹在。”
少年状似无意地道:“那么,那位贾文和尚书,也对天下无任何打算么?”
李主簿长叹一声道:“将军!你还不知么?若无贾尚书,吾等岂得今日?”他一边摇头,一边从内心把少年当成了自己实现理想的助力,把心里话都一股脑儿抖了出来:“将军,贾尚书的处境也不妙啊!郭李二将军素有嫌隙,两人一直互相猜忌,若不是贾尚书,早就打了起来,而两位对贾尚书,虽然礼遇他、离不开他,可同时也在害怕他,防备着他,贾尚书可谓是如临深渊,小心得很,他又怎么会弄险进言呢?”
少年略一思忖,沉声道:“照某看来,贾尚书一心只想保全自身。他大概是早已看出郭李二位将军各怀异志,如今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才勉强联合,若有一日敌人消失了,两位将军还不打起来?贾尚书的谋略天下之名,二人又岂会不争夺他为己所用?一旦争斗起来,贾尚书的身家性命也就岌岌可危了,至于得天下这事,贾尚书逢此乱世,又洞察世事,岂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两位将军身上?”
李主簿闻言,好一会儿没有答话,良久才再次苦笑道:“不想将军来到这里不过数月,却已将这里的形势了解得如此清楚,在下真是望尘莫及。”
少年露齿一笑:“李主簿谬赞了!某对此地人事的了解怎么会赶得上李主簿?只不过俗谚有云:当局者迷。李主簿身处其中,不是不了解此间的玄机,只不过是不肯承认罢了!——至于贾尚书,他本非凉州人,又怎么会与我等一心?我看他迟早要离开此处,另投明主了。”
李主簿只觉心头乱跳,勉强道:“……不会罢!”
少年侧过头,直盯着他的双眼,道:“怎么不会?他现在不走,只不过是明主尚未出现而已。”
李主簿定了定神,道:“但贾尚书本可学许多人隐居山林,伺机再出,可他却在这里苦撑时局,拯救百官与黎民,将军这么说他,不会有失厚道么?!”
少年冷哂一声,道:“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