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兔急咬人(2/4)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冲击而深深楔入黄海,因此从釜山、济州而来的运输船队为了抄近路都会尽可能贴近这个半岛行驶,在这里设伏算是最容易摸到敌人踪迹的了;远东第二舰队因为船小不适宜远洋,直接选择了绕过山东半岛顶端到大连港外弧形撒网设伏,一旦有发现敌情立刻打破无线电静默召集鱼雷艇队集结即可。
“西北偏北30海里,发现美军船队,预估有巡洋舰级别舰船2~3艘,货船与驱逐舰若干!”后半夜2点,位于仁川正东延坪岛洋面的“平海号”率先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宣示了美军船队的踪迹,仅仅40分钟后,在舰队北面的“宁海号”也同样发来了电报,两支对向行驶的美军船队以犄角之势即将在南浦-瓮津外海交汇,正好被远东军舰队堵在中间截断了去路。
米国人很显然是有充分的无线电监听的,在远东军先后打破无线电沉默通报敌情后,他们就已经做出了作战的戒备,并且事实上美**舰上的雷达几乎比远东舰队的雷达更早发现对方的存在——只是因为本来就知道今夜在航行途中会遇到逆向而来的己方船队,所以米国人在远东军发报之前无法辨明敌我罢了。
在得到远东军的敌情后,米国人没有选择逃跑,只是让运输船转向东面试图驶入近海利用地形回波躲避侦查——如果米国人只有军舰,逃跑是可以的,但是带着货船的话,哪怕远东军的军舰只能开20几节,要追上并且如同屠杀小鸡一样屠戮美军运输船队也是很轻松就可以做到的,想要躲避屠戮,唯一的办法就是血拼死磕,把远东军前来拦截的舰队干掉。既然如此,米**舰没有不放手一搏的道理。
“克利夫兰号”重巡洋舰、“海伦娜号”、“萨克拉门托号”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的两支护航舰队不退反进,一个往北一个往南对向冲刺,试图在远东舰队插断他们之间的会师航道之前合兵一处——而动作快慢的利弊也很明显,如果他们提前汇合成功,那么迎头插来的远东军舰队就会面临t型横头队形的打击。如果做不到,那么米国人不仅发挥不出t型横头的优势,还会给远东军制造出两舷副炮火力全开的优势。
八千码,六千码,五千码,气氛变得越来越逼仄紧张,而轻巡洋舰上搜索雷达在测距方面的不精确,给双方的冲动蒙上了一层更大的不确定。
估摸着双方已经进入高效炮击的距离,米国人率先沉不住气了,3艘米国巡洋舰开始以舰首的各自2座炮塔开始盲目自由反击,缺乏夜战经验和针对性火控系统的轻型舰炮炮击显然没有什么准头,连续数分钟都没有建功。
三千码!随着雷达上显示远东军舰队明显的减速停顿,米国人的神经开始紧绷起来——米国舰队是以大角度切入的,船尾炮塔在两支舰队合流之前无法射击,鱼雷发射器也没有发射角度,但是横插上来的远东军舰队鱼雷发射角要宽裕得多,在这种距离上的明显减速,很显然是在黑暗中实施了鱼雷施放动作。
“北侧舰队左转,南侧舰队右转,成人字形队形接近,回避鱼雷!”这条命令让米国人可以确保躲过大部分远程鱼雷,但是也放弃了彻底获取t字横头优势的机会,横插的远东舰队和人字形的美军护航舰队组成了一个“个”字的形状,让远东军可以同时充分发挥两翼的副炮火力——当然了,巡洋舰和驱逐舰级别的副炮,也就是105mm和76mm的小炮罢了,对于战斗的影响并不大。
双方二十几艘轻型舰艇,陆续开始迸发喷吐各自的舰炮火力,巡洋舰稳妥地选择了保持航向校准方向角,而驱逐舰则是左右扭动着身躯试图切入到距离敌人更近的位置,好让鱼雷发挥威力。
米国海军和远东海军都不是精于夜战的海军,米国人可以获得优势,主要还是靠的雷达普及程度上的差异。开战后6分钟,海战的第一个牺牲者出现了,美军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