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以身殉道(1/3)
作品:《诸界第一仙》……>
曹太尉此计。>
是典型的坐看狗咬狗一嘴毛之后,再渔翁得利,李平渊死后,不去收复西凉,是因为他的军队还在,各大将军还在。>
如今走的走散的散,又经历一次内乱。>
可谓十年难遇的大好时机。>
楚帝思索了一下,以他表现出的性格必须要拒绝,可玄女教那边也快到收网的关键时刻,再忍忍……>
“曹太尉,不必说了,谁还有其他计划?”>
“这……陛下……”>
陈柏摇摇头,示意曹必安不用再说。>
他也比较倾向曹必安的主意,但是嘛,让陆伯昌出手,打压的意思太明显,镇北王明显更合适。>
正是天下动乱之际。>
可不能让其他人觉得镇北王与皇室身心分离。>
目的性太强有时候并不好。>
“陛下,臣亦有一计。”>
“且说。”>
“诏安!”>
“什么?!”>
这下连楚帝都惊了,这不是你啊陈柏,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曹太尉也是惊疑,下意识就想反驳。>
众多朝臣也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李适是李平渊的孙子怎么可能接受诏安!>
“陛下。”>
陈柏无视众多非议,继续道。>
“李适此人曾是南业人,从小便在江南水乡之中成长,受人文环境熏陶,曾参与过两次本朝科举。”>
“第一次因为年龄太小,答题尚不稳重,不够成熟,没能中得。”>
“这点无可厚非,而第二次……”>
陈柏看了一眼何布政使,意味未明。>
从怀里掏出试卷,很多空白的地方都已经被他撕掉了,无他,白卷不好看,留下的都是李适曾经认认真真答满了的内容。>
其中,分量最重的一篇,便是文章。>
满篇治国安邦的千古名句,看的陈柏心中充满震惊。>
虽没写出实际措施。>
但仅写出这些句子,这些词汇就代表他的文化功底深不可测,是真正的大才之辈。>
这种人居然没中,大楚的科举制度太烂了啊。>
不然李适如果考中秀才,应该会继续往这条路发展吧……>
并且调查李适过往的时候,陈柏发展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李适的父母,不像他父母,死的太蹊跷、简单。>
李适的亲戚,自他离开南业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适的同窗,除了林家的林书言以外,其余人居然全部人间消失。>
且他的人生轨迹,但凡在南业接触过的人,很多都不见踪影,连密探都找不出线索。>
大胆猜测,谨慎求证。>
这是他陈柏的人生准则,此前因为相貌、王令和族谱等证据确凿,他从没怀疑过李适的身份。>
这次闹出这么大的事。>
反复细查过往是基本操作。>
这样一来,他才发现太多疑点。>
因此,他做出大胆假设,李适的身份是假的,用这个视角看,似乎很多地方都能迎刃而解。>
目前仍旧藏在暗中的那位黑手,才是大楚真正的大敌。>
李适被摆在明面上,身不由己,这就多了很多操作的空间。>
当然,他也不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