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章 :雒阳 五(2/3)
作品:《西凉铁骑》的叫嚣道:“怎么了,粗鄙的武夫,难道我说的不对?”
就连在场的众人也觉得袁术做的有写过分了,当着一个武将的面一再说其实粗鄙之人,恐怕也会当即暴起发难。
贾荣丝毫不将袁术放在眼里,端起桌上的酒盏,倒入口中,微闭双目,细细的品味了一下,自己的目的就是将袁术彻底的激怒,让在场的众人都觉得是袁术做的过分。
袁术顿时暴起,就是平时大汉的一些官员见到袁术都要客客气气的,而贾荣的行为分明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怒道:“匹夫就是匹夫!难登大雅之堂!”
蔡邕的脸色越发的难看,将目光投向袁术身边的一名老者,见老者对此不闻不问,即使以蔡邕如此好的涵养,也有些受不了了,毕竟文人都是爱好面子的,为了面子,有些文人甚至不惜牺牲性命。
王允轻轻的拉了一下蔡邕的衣角,附耳说了几句,蔡邕这才止住心中的怒火,恢复了云淡风轻的模样。
贾荣不急不缓的迈步走到袁术的身边,目光紧紧的盯着他。
袁术被贾荣看的有些发毛,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色厉内荏的说道:“你这是干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武夫永远都是武夫!”
贾荣笑道:“按照袁公子的说法,什么人才能登这大雅之堂呢?”
袁术正了正衣服,也从方才的慌乱中恢复过来,一本正经的回道:“能进此堂者,当然要是当世大儒、名声显赫者,武夫只懂得战场冲杀,一个个粗鄙不堪,安得进入!”
场内的不少人轻轻点头,赞许了袁术的说法,虽然袁术的说法有些偏激,没有丝毫的艺术性,但在这些士大夫的眼里却是一个意思;曹操的眼中露出一丝不屑,什么武夫不能入高雅之堂,真正的战争到来了,难道让这些整天只会之乎者也的儒生去杀敌卫国吗,不过贾荣说的士大夫和百姓共饮一堂,却是让曹操也有些难以接受。
听到袁术的话,再观察场内众人的反应,贾荣无明业火三千丈,文官武将,同为大汉官员,理应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没想到大汉却是如此风气,这与后世的“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有何区别。
贾荣看着袁术一字一顿的问道:“若是一名普通百姓在此,袁公子该当如何?”
感受着贾荣想要杀人的眼神,袁术将目光看向他处,轻笑道:“此言实在是荒天下之大缪,一个普通的百姓,恐怕没走到这间屋内就被门外的守卫格杀,你以为人人都有贾太守这么好的身手吗?”
场中众人发出一阵哄然大笑。
贾荣的面色陡然一沉,待众人安静下来之后,冷笑道:“袁公子为何如此无父无母耶?”
袁术勃然大怒,在百善孝为先的朝代,这样评论一个人,无异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他一个响亮的大耳光,“你,你,你且说来
我是如何的无父无母,若是说不上来,本将军今日就把你大卸八块!”过度的气愤导致袁术的身体不住的颤抖,若不是当着众人的面,恐怕袁术早就刀剑相向了。
一开始怂恿袁术的那名世家子弟也站了起来,厉声问道:“贾太守今日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即使有蔡大家相拦,绍也会让你命丧于此!”
贾荣有些愕然,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吗,再看看场中众人冒火的双眼,贾荣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在大汉是不能随便这么说的,不过贾荣的目的也算达到了,要的就是把袁术一步步的引入自己布好的圈套之内,出乎意料的是一不小心犯了众怒,就连蔡邕也将目光投向了别处。
看来不将此事说明白,自己就算是栽在这里了。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整理了一下有些混乱的思绪,贾荣继续向袁术发问:“敢问袁公子的衣食来自何处?”
袁术脸上突起的青筋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