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有趣的渊源(2/3)
作品:《冲吧厨神》一款米粉小吃了。之前说找米粉厂老板进货时就说过,雁城市的米粉种类里有一种是新鲜的粗圆米粉,每天都必须现做现吃,不可以过夜,否则会导致干瘪严重影响口感。
这种粗圆米粉被雁城人民喜欢称呼为“粗粉”。相对于细米粉、米面和河粉,粗粉更加适合干拌吃法。而这个干拌吃法,最开始是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雁城市流行起来的,被称为“桂林卤粉”。直到现在,在雁城市街头巷尾要吃干拌的卤粉,都还有很多人习惯说桂林卤粉。
桂林确实有类似做法的干拌卤粉。以猪骨加各种卤药熬煮的高汤卤汁,用滚开开水烫熟一碗粗米粉,淋上卤汁,再加上酸笋、生菜、油炸花生米、卤牛肉、卤鸡蛋以及葱花。
粗粉裹上鲜美浓郁的卤汁,将大米独特的韧劲和卤汁的美味紧密结合在一起,为食客的味蕾呈上爽快的口味体验。酸笋为主的酸辣配菜不断刺激着食客的味觉神经,往全身释放快感,驱使着食客大口嗦粉,完全停不下来!
嗦粉,就在于一个“嗦”字。“吸溜吸溜”将一大碗粉连着卤汁连续着吸完,然后用筷子把碗底卤汁中剩下的配菜扒拉干净。最后是关键,找老板要一勺高汤,倒入碗底。
将高汤汤水和剩下的卤汁搅拌在一起,高汤有没有加盐都没关系。加了盐有些口味重的食客习惯,喝着爽。没加盐的话,刚好卤汁的盐味就为高汤增味。这么一口热汤下肚,才算是真正吃完一碗桂林卤粉。
而湘南雁城人民吃的改良桂林卤粉,其实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湘南人不怎么吃酸笋,而是用酸豆角、酸白萝卜、腌雪里蕻、姜丝、酸辣椒和萝卜干之类的酸辣咸菜代替。
也许是当年某个做米粉的老板偶尔到桂林去旅游,品尝到了美味的桂林卤粉,突然顿悟,将桂林卤粉的做法带回了家乡,进行口味改良以后开始售卖,马上就大获成功。
在袁勤业的回忆里,桂林卤粉的火爆时间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具体时间不可考,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哪家餐馆老板最先开始卖的。反正感觉突然就流行开来了,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各种桂林卤粉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雁城米粉的制作工艺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变化。袁勤业不懂,也懒得去懂,只要会做会吃就可以了。而桂林的米粉则略有不同。桂林人民常吃的米粉,煮熟以后质地是略有些透明的那种,而雁城粗粉则不透明,是全雪白的。桂林的这种透明粗米粉口感更加Q弹,雁城粗粉则相对软糯一些。桂林的透明粗粉在雁城其实也有,但是雁城人民给其取了一个更可爱的名字,“珍珠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看上去质地就像是珍珠那样半透明若隐若现的样子。
“卧槽,居然还有这种事情。”听完袁勤业的讲述,阿杰惊讶的说道,“师傅,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种事情呢。”袁勤业点头笑道:“没错,听上去非常神奇吧。到底这个卤粉是怎么从桂林传到雁城的,我也没搞清楚。”阿杰说道:“卤粉到处都有的吃啦。”
袁勤业问道:“阿杰,你会做卤粉吗?还有我其实很想问确定一下,你会不会做螺蛳粉呢?”“我啊……”阿杰被师傅这么一问,不好意思的答道,“我会吃。”“哈哈哈哈哈哈!”袁勤业大笑道,“会吃,才会做么!”
螺蛳粉,算是桂西省难得的全国闻名的美食小吃了。螺蛳粉使用的米粉和桂林卤粉是一样的珍珠粉,不过会做得稍微细一点。那些慕名去品尝螺蛳粉的食客,往往会对店家呈上来的米粉感到困惑。为什么螺蛳粉里没有螺蛳呢?
那是因为螺蛳粉的螺蛳指的是熬煮米粉高汤的食材是以螺蛳为主。螺蛳这种食材养殖采集是比较费时费力的,而且吃起来比较费料。一大碗螺蛳中,螺蛳壳所占的重量有很大一部分,螺蛳肉没有那么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