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4/5)
作品:《不准放屁》的?自从‘地理大发现’起(有人称之为,‘西方发现东方’),人类就深为种族主义所苦。‘无情的嘲讽,反映了胜利者的不屑,也反过来,反映了被踩于脚下的,民族们,不幸的沉冤。’
“当年希特勒和纳粹的,雄心壮志,就是灭绝,犹太人、波兰人、斯拉夫人,让自许为优异的,金发碧眼、身材健硕的‘雅利安人’,统治全世界。千幸万幸的是,纳粹破产了,元凶希特勒*了,而且连火化也不彻底,至今他那副,黄金打造基座的烂假牙,还收藏在俄罗斯的‘国家博物馆’,作为战利品,世世代代炫耀。
“如果不是,‘反法西斯同盟’,和中国人民、苏联红军的英勇奋战,那么,也许,在座的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坐在这里,因为都被当作,劣等种族,给集体屠杀掉了!‘多少人爱闻敌人尸体的臭味,他们从复仇中,找到了麝香与琥珀。仇恨平息不了仇恨,谬误纠正不了谬误,它们只会仇上添仇,错上加错。’
“纳粹的拿手好戏,就是煽动人群、族群、种群的仇恨,让一部分人,投入消灭另一部分人的‘伟大事业’中去。只要仇恨不灭,隔阂不除,误解不消,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发生。而我,敢拍胸脯当保,这一定是最后一次了,再也不会有‘第四次’了!因为,没有人,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活下来,连苟延残喘也不行!
“人类的技术文明,就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没有道德、理性的约束,那么它,随时可能,使人类自刎其颈,自我毁灭。而文学,就是约束,科技这匹顽劣野马的——笼头之一。文学家肩负着,改造升华人类灵魂世界的,艰巨任务。这些,一点也不比,创造物质财富轻松。
“请问,我们兢兢业业、刻苦勤勉地,生产劳动,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快乐、舒适、安逸吗?但,丰繁多彩的物质消费,真的就能给自己,带来预想中的幸福吗?不!不是的!美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广泛调查,全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消费水平的,许多国家,询问每人的‘自我幸福感’。统计结果,令人咋舌和不可理喻,最感觉幸福的,既不是瑞士、丹麦、瑞典、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挪威、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收入水平最高的国民,也不是埃塞俄比亚、马拉维、索马里、科摩罗、所罗门群岛、刚果、布隆迪,东帝汶、坦桑尼亚、阿富汗等,最贫穷的国民。感觉最幸福的,是那些刚过‘温饱线’的国民。
“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时时受冻饿之苦,当然笑不出来。但是锦衣玉食,生活考究,出有车,住有别墅,也笑不出来,这就令人费解了。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自杀问题?为什么,美国毒品泛滥成灾?这都是,因为他们收获了物质,失落了灵魂。‘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话说得好,到处等于无处在,四处为家的人无处为家。’
“人类是高级动物,不像其它动物,只要物质充裕,衣食无虞,就能优哉游哉地,快活度日。不是的,因为我们还有灵魂,和深不可测、惊诧莫名的内心世界。心灵,能变地狱为天堂,也能变天堂为地狱。高尔基说,‘多数人的心灵,像浮云一样变幻莫测,似假宝石一般光怪陆离,——总是依照,它所接触到的色彩,恭顺地改变着自己的颜色。’
“要想穷究,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要穷究,宇宙的奥秘一样,困难、艰巨。所以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永远不会过气,永远不会失业!(这段话,我提高声调,现场又一次,欢呼雷动。)
“要物质,更要精神,只有精神,能带给人,纯粹、高尚、永恒的快乐。让我们不只关心gd,同时也关心一下‘幸福指数’吧。
“只要,我们抛弃成见,消泯仇恨,增进交流,以诚待人,以爱怜人,那么我们,就将一起步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