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李牧之死(2/3)
作品:《不准放屁》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我李牧堂堂一个七尺男儿,沙场老将,被别人称为“懦夫和胆小鬼”,当然气愤填膺,情不能自已,但一想到,当年韩信的“胯下之辱”,一想到“包羞忍耻是男儿,卷土重来未可知”,我就默默隐忍下去。我不是为自己活,而是要保卫数百万赵国的人民,让他们和平康乐,安居乐业,我要抵抗一切侵略,捍卫和平,深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是必需的,是值得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
我是一个爱国者,“为祖国而死,多么壮美!逃兵被死神追踪,死神不会放过懦弱的狮子,和四肢并用、连滚带爬的胆小鬼。”我最痛恨秦军的惨无人道,当年“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降兵,实在令人发指(其中就有我的亲朋好友)。假若天下都归秦,那么七国之民,将沉沦苦海,永无出头之日,“以天下奉一人”的秦王嬴政,是首屈一指的暴君。现在六国尚未灭,天下尚未安定,他的穷奢极侈,杀人如麻,还没尽情展现。一旦“六王毕,四海一”,他就将鱼肉子民,禁锢思想,把天下变成一个“大集中营”。秦王是“法家”的信徒,是他的行动指南,丞相“李斯”就是“法家”,而法家一贯提倡“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赵王赵迁,实在是一个昏君,宠信“郭开”这样的奸佞小人,耳朵皮特软,听风是风,听雨是雨,而且忌刻好猜,为这样的君王服务尽忠,实在是,令人焦虑、恐惧,谁也猜不准,他下一步有什么,惊世骇人之举。但我是赵人,赵国是我的祖国,我不为祖国服务,又能去为谁服务呢?
你会问:“七国不是有很多人,都去国离乡,自投明主的吗?”
但别人是别人,别人怎么想,怎么干,我不管,我自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要我统率别国的军队,入侵父母之邦,杀戮养育自己长大的父老乡亲,我李牧万万做不到!
李牧终于,众望所归地回到了,抗匈奴第一线,边境也恢复了安宁。但这时,匈奴只是癣疥之疾,而虎狼之秦,却是心腹大患,秦将王翦,率数十万大军,又一次入侵赵国。这一次,敌人倾巢出动,志在必得,形势危急,万般无奈的赵王,只好征调,北方抵抗匈奴的精锐骑兵,回来阻击秦兵。他任命我,为主帅,率兵迎击秦人。
王翦是秦王手下,第一号的“常胜将军”,但他也忌惮,李牧的大名,当他一获知,赵王任用李牧为帅,就知道这战,凶多吉少,不好打了。王翦虽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但却时时出阴招,经常暗地里算计人,不够光明正大。秦军与李牧的大军,屡次交手,都大败而归,明知打不过,王翦又用起了,屡试不爽的阴招——“离间计”。
秦国灭六国,一半靠的是,无坚不催的骑兵,一半靠的是,黄金收买敌国宠臣,让他们去分化瓦解,自己的阵营,自毁长城,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效。因此六国名将,不怕秦军的勇猛,却怕秦王的黄金贿赂,不是战死在沙场,而是死于——自己人之口,自己人之手。
王翦派得力亲信,携带数百斤黄金,潜入赵国,秘见郭开,让最受庞信的郭开,在赵王面前,日日夜夜地说李牧的坏话。
“大王,最近您有听到,什么风声没有?”
“风声?——什么风声?”
“呀……原来您还蒙在鼓里呀……最近,所有赵国人,都在风传,李牧打了几场大胜战,又统领十万精兵,骄横自满,以为自己功高盖世,越来越不把赵王,放在眼里了……最近……最近……”
“最近——最近怎么了?你快说呀!”
“最近,李牧已经暗中,和王翦谈判,要反戈一击,率兵攻入邯郸,自己做赵王了!”
“什么!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