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复活颂”(2/4)
作品:《旧日音乐家》的去向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已经准备进入车间劳作了。>
两人开始排队,门口的工作人员直接认出了范宁的身份。>
范宁选择了第三排靠边上的位置落座,希兰望着圣礼台上的鲜花丛出了会神:“卡洛恩,我爸爸为数不多的故人又辞世了一位。”>
“管风琴师维埃恩和诗人巴萨尼,安东老师和哈密尔顿老太太,是啊…”范宁目光飘远,“那个时代已经是旧时光了,人活不到那么久,要么是意外,要么是衰老,除了巴萨尼的两位已突破至邃晓者的学生,他们稍微能多拥有两三个十年。”>
“十年是很长的时间,我也想在以后成为邃晓者。”希兰用手掌上摊开的一枚小小咒印,表示自己已在启明教堂的训练中第一个晋升中位阶。>
“你是不是希望自己比我活得久一点?”范宁问道。>
“是的。”少女很认真地点头,“我来参加你的葬礼,因为这一角色不好当,还是不要你来当了。”>
范宁默然不语。>
“卡洛恩…”希兰又叫他。>
“怎么?”>
“如果一个人死了,有很多人自发纪念她,她生前的过往被很多人铭记,甚至有一个还在世的人特别特别为她伤心…如此如此,她是否就一定会比‘没人牵挂、没人纪念、没人铭记’的死者更不孤独一些?”>
“你这么想,是因为我那晚告诉了你关于‘格’的隐知?”>
希兰“嗯”了一声。>
“我不知道。”范宁摇头,“我理解了‘格’,却不理解它和我自己是怎样的关系,很多生前就孤独的艺术家,难道会因为后世的纪念就不孤独了吗?假设如此的话,可能我死了都得担心着世界末日到来,因为那样子人们全部死亡,连谁是逝者谁是铭记者都再无区别,谁还来认知并守护我的‘格’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轮到希兰默然不语。>
“所以你相不相信失常区或世界末日的存在?”范宁看着她的眼睛。>
“相信失常区,不相信世界末日。”小姑娘回答。>
“这是什么意思…”>
“死亡本来就是世界末日,所有的死亡都是,不存在更特殊的某一天了。”>
“包括个体的死?”>
“指的就是个体的死。”希兰低下头去,“大家觉得死亡是把自己在世界上这段特殊的人生带走,把与他人分享共处的一个个时刻带走…实际上,这是旁人的视角而已,对死者自己来说,带走就是整个世界,这种感觉就是世界末日。”>
“‘荒’带给你的一些洞察视角?”范宁觉得这是有分享价值的观点,“不过…我们也不知道死后是什么感觉…”>
“我大概知道。”>
“你知道?”范宁讶异道。>
希兰“嗯”了一声:“有个简便的办法,要体验吗?”>
“要。”>
“想象你尚未出生前的感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各种感官上的。”>
“我尚未出生前的感觉…”范宁如此闭眼设想。>
睁开眼后,他看到身旁席位的少女正弯腰侧脸,近距离看着自己。>
“像不像世界末日?”她问道。>
“我要把《第二交响曲》各乐章的调性越写越远,不再让它回到c小调上。”范宁思考片刻。>
“为什么?”>
“一种反抗,对于首尾两端皆为同质化的虚无的反抗。如果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