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复活颂”(3/4)
作品:《旧日音乐家》部交响曲是一个世界,或能看成一个生命般的有机体,你是否希望它的演进发展,是带有自由意志的痕迹的?”>
“希望,所以不让它最终回归到其起源?”希兰说道。>
“很难保证不回到起源,但总得有伟力和升华,否则一切徒劳轮回,虚无主义又要让人抑郁不乐了。”>
少女若有所思地点头,然后开口道:“卡洛恩,我再不想参加下一次的葬礼了。”>
范宁转眼便明白了其所指的是什么,他郁郁出一口气,伸手抚了一下她的背。>
清晨七点的葬礼正式开始后,两人沉默听着悼词与记叙人的追忆。>
记叙人认为哈密尔顿老太太“爱着每个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这让范宁不禁思考,究竟是抽象的死亡值得探讨,还是具体的死亡更值得探讨。>
随后,那台管风琴没有奏响,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老太太生前的遗愿似乎选择了和维埃恩相同的方式。>
逝者庄严地躺在花环与花朵之下,黑色的帷幔遮住了高处的黄铜琴身,24人的小型唱诗班登台,唱响无伴奏的四声部素歌。>
很容易听出其高声部旋律来源于一条中古时期的教会圣咏。>
声音庄严、宁谧,没有任何杂质,就连唱诗班换气时音乐短暂的停滞时刻,都似光线强弱变幻般自然又纯净无暇。>
所填的歌词,是诗人巴萨尼的一首仅有两个诗节、八行诗句的短诗。>
范宁突然浑身剧烈地震颤了一下。>
听着这首圣咏合唱,仿佛有一道电流,直接击穿了他的心脏和身体!>
那仅有两个诗节的巴萨尼短诗如是唱道:>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那唤你到身边的主,>
将赋予你的永生。>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我们死后,>
主来收留我们,>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
范宁紧抿嘴唇,双拳抓握扶手,整个肩膀都在微微抖动。>
泪水顷刻间溢满了他的眼眶,而随着他闭上眼睛,直接顺着脸颊流淌滴落。>
“卡洛恩?”察觉到异样的希兰别过头去,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
“我错了,你别哭啊…”她从来没见过范宁这样,范宁唯一上次在老师葬礼上流泪她也没有察觉,此刻慌乱掏出自己的手帕往他脸上沾去,“是我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再去讨论沉重又致郁的话题,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卡普仑先生走…”>
范宁轻轻抽了一下鼻子,睁开眼睛,沙哑着喃喃念道:>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那日在地铁事故现场所大声而出的,那日在创作第三乐章谐谑曲时所记的“生者必灭,救赎难寻”…那些诘问和灰色调的探索…>
此时的圣咏合唱《复活颂》让范宁灵性一片澄明。>
那个一直不知该如何回答的终章…>
一切迷茫和困惑都迎刃而解了。>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此所谓生者必灭…”>
“生者必灭,但灭者必复活!”>
「所谓程式。审美的程式、体验的程式、获得慰藉的程式...」>
「你看啊,它们中间其实都包含着‘现实中难以发生’的虚构因素。不会有神话人物带你游历历史投影,不会有见证之主降临神迹解决微末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