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地充满荣光!(4/5)
作品:《旧日音乐家》键的“圣体圣事”环节开始了。>
信众的代表们开始在奉献处祝谢,领取饼和酒。>
此刻半空中“辉光巨轮”的六翼再度伸展,并燃起熊熊大火,而礼台正后方的诗班席,合唱团员们迅速朝两边拆分集合!>
声部再度多出一层!>
与原先侧方、侧后方延展出的四个区域一道,形成了六个合唱声部,先是在鼓与号角的嘹亮响声中高呼祝谢词:>
“圣哉!圣哉!圣哉!见证之主!!”>
第四环节,《圣哉经》,第22分曲“圣哉”!>
在前世,这一经文的出处来自拉丁文圣咏名,这一世的历史也相当古老,早在诺阿王朝时期就进入圣餐礼仪,但以“特定弥撒”的可变环节出现,直至新历,才彻底被明确为“常规弥撒”的固定组成部分。>
当然,如今作“圣体圣事”的时机,依然是在《圣哉经》奏唱之时。>
几位主教代表为饼酒及盛具祝福,接着以较有韵律的优美语调吟唱序祷,以序祷的末句不停地欢呼,引出整部弥撒中史无前例的六声部大合唱!——>
“万有的上主......”>
“......万有的上主......”>
“...........万有的上主,您让天地充满荣光!!!”>
这同样是一段赋格,主题有着丰富的修辞描绘手法,在每一段落中都以自由模仿结束。>
而在指挥大师加利尼茨的调度下,小号在其中的表现更是异常耀眼,以极高的频次吹奏着三度的赞美调子,或在强拍上制造着金石般的鸣声,就像一朵朵在天空中爆开的璀璨烟花!>
“这是?”>
“上主赐予的灵液?是......这样的形态吗?......”>
广场坐席、主干大道、前街后巷、天台楼阁......以“辉光巨轮”为中心,方圆超过五公里的城市区域内,那些或肃立的或端坐的或跪伏的会众们,有小部分人高举着手中的杯盏。>
那是他们从家里拿出的最昂贵器皿,提前反复清洁祭拜多次,用于在“领洗节”的弥撒仪式上接受圣水的。>
圣水在《信经》阶段就已分组分批地赐予并洗用,而信众们知道,在这个大型年度仪式中,他们不仅是能受享不同程度的“避寒、驱邪、强身、亨通”等赐福......>
有少部分心地更虔诚、共鸣更强烈的信众,“不坠之火”还会予以更多的关注,在他们的杯盏里赐予少量“灵液”——一种灿亮的、热烈的、神圣的奇特光质液体,在弥撒仪式结束后它们会很快蒸腾散逸,但神职人员会趁着结束前统一集中收购。>
实际上就是“烛”相耀质灵液(非百分纯),教会定的每毫升价格为10镑!>
对于教会而言,目的是回收一部分耗损的非凡资源,而更多的意义,是一种周济民众的方式,可以说力度相当大了。>
在往年,有那种信仰虔敬者的杯盏中一次出现了十几二十毫升的“灵液”的例子,可以说是“不坠之火”赐予了他接下来一整年衣食无忧!>
但这次,很多信众眼神中有点茫然。>
他们的杯盏里出现的......是一些沾在壁上的指甲盖大小的半透明金色片状晶体。>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没见过。”“没见过。”>
“我这也有,不知道是什么......”>
尽管是极少部分,但在庞大的基数下,杯盏里出现这种晶体的人,还是越来越多,逐渐遍布了大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