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启程赴京(1/3)
作品:《北宋小商户》“娘,我回来了。”
“浩哥哥。”翠儿闻声第一个迎了上来。
“哦翠儿,这位是杨公子,你上次见过的。晚上他在咱家吃饭。”
“嗯,翠儿这就往筹备。”没等杨延青摆开行礼的架势,小丫头就跑往厨房忙活了。
“浩儿回来了啦,”王母也从屋里迎了出来。
“小侄见过伯母。”小杨同学一贯的礼数周到。
“你是……小杨同学!哦不,杨公子,瞧我这嘴,都怪我家王浩,平时在家里一口一个小杨同学的。来来来快坐快坐,我往给你们倒茶。”见屁股刚刚沾到椅子的杨延青又要起身施礼,王母连忙一把将他按了回往,“杨公子不要这么客气,咱小户人家不行这套,随便就好。”
“哎杨兄弟,”和尚搬了把椅子将脸凑了过来,说出了这些天来憋在心里的最大谜团,“你们上次往的那地不就是饮酒的嘛,浩子为啥说是破那啥色戒的。”
“好你个和尚,都说了不许再提这件事,你又说,你又说。”王浩赶忙往捂他的嘴。
“俺这不是憋在心里难受嘛。”和尚嘟囔了一句。
三人说笑一阵,未几时翠儿娘俩就整洁了几道小菜,在院子里摆开桌子吃了起来。
“娘,这两天把咱家里收拾收拾,过些日子咱可能要搬到汴京城里往住了。”
“这不是住的好好的嘛,搬往那做啥。”
“是呀浩哥哥,搬往汴京城干嘛呀。那咱在这里的展子咋办呀?”翠儿插话道。
“是啊浩儿,娘这小吃展子天天忙早上那一会工夫,就能来不少的钱,哪能就这样丢下的。”
“不是的娘,儿子可能要往汴京城当官了。今天早上刚得到的消息。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得走。”
“当官?浩儿呀,你莫不是又犯糊涂了?”王母说着就要伸手往摸儿子的额头,心想坏事了坏事了,这儿子的脑袋又浆糊了。
王浩只得又将事情向老娘复述了一遍,“娘,就是这么个事,反正不往怕是不成了,您要卖小吃,到了汴京城一样可以卖的呀,说不定生意还更好哩。”
“不对呀浩儿,你啥时候会写字了呀……”
“浩哥哥早就能写字了,我还看到过他练字呢,娘。”
“能写字了也不能随便写一点东西就给官当的呀。”王母还是将信将疑。
“娘呀,浩哥哥好厉害的呢,连义学的还玉小姐都经常向浩哥哥请教学问的呢。”
“可是……”王李氏还是有些不放心,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比自己更明确的吗,从小都是诚实浑厚的一个娃,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人,简直跟他爹一摸一样。
可自从出了上次那个事情之后全变了,不光对以前的事情一无所知,人也转眼变得活络机灵起来,话也多了,鬼点子也多了。
都说是开窍了开窍了,可哪能说开窍就开窍的,自己的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是个什么品性自己会不知道?一夜之间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有时自己都会感到陌生。
包含最近做的那些子事,又是做小吃又是开工坊的,现在居然还说得了官家的赏识要往汴京城当官了。自己儿子能是那块料吗。
也时常想着将事情问个明确,可这种事怎生问得明确。幸好孝敬仍然跟以前那样孝敬,咱家的日子也由于他超出越好了。
现实的喜悦暂时冲淡了心中的疑虑。王浩心中实在也明确,偶然从老娘的眼神之中就能看出来,固然只是偶然,固然只是短短一瞬,但那种眼神很轻易就能擦觉,那不是看着自己亲生儿子的眼神。
看着这种眼神,他在心底甚至会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感,是不是自己的涌现才让他的儿子逝往的呢?于是只能努力的往补充,让她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