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4/5)
作品:《帝王师:刘伯温》处高地,两人骑马登高了望,寻找筑城的最佳地点。徐达在高处望下去,不禁赞叹道:“好地方,好战场啊。”
刘伯温没有说话,调转马头回营了。
第二天,两人又来到同一个地方,徐达又赞叹:“真是好地方!”
刘伯温还是个闷葫芦,看了一会儿,就回营了。
第三天,两人还是来到那个地方,徐达这次大声地喊起来:“先生,这真是个好地方啊!”
刘伯温仍然一声不吭,这让徐达疑惑不解,于是问刘伯温:“为何先生您一句话都不讲?”
刘伯温淡淡地说了一句:“为何?为了大明江山,还为了你。”
徐达更是大迷惑了,刘伯温开始指点起江山来:“徐元帅请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渤海漫天,在此筑起雄关,那就是铁桶江山,苍蝇都飞不进来。”
徐达说:“是啊,我也说这是个好地方,但不知先生您想修建个什么样的城池?”
刘伯温侃侃而谈:“它一定是当今天下边塞中的第一大城,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此城只在天上有,人间不得闻。”
徐达拍手称快,但他疑惑未解,问刘伯温:“先生此举是为了大明江山,那‘为了我’是什么意思?”
刘伯温就指着那片无边际的空地说:“这里不但是个好战场,还是个好居处。土地是那么肥沃,气候是那么温和,简直是北方小江南。”
徐达听明白了,这是想让他搬家到这里。但当时,他还没有这样的想法。两人画了工程图,招人开始了筑城,两年后,顺利完工。他们带着实景图回到南京,见朱元璋。
朱元璋对这座城池非常满意,于是给起名为“山海关”。这件事不久,有一天,徐达正在家里吃肉,刘伯温来拜访。徐达急忙迎接,刘伯温不落座,就说,自己该走了。
徐达以为刘伯温还要出差,但刘伯温告诉他,自己要去云游四海了。
徐达又是大惑不解,说:“我们千辛万苦帮皇上创建了这份家业,如今正是享福的时候,您怎么就走了呢?”
刘伯温说:“此时不走,恐怕再也走不了了。”
徐达惊骇地张大嘴巴,刘伯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皇上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你以后一定要小心。”
徐达知道刘伯温能掐会算,他这样说,必然有他的道理,一想到刘伯温的话将成事实,就惊慌起来。他说:“先生你让我多加小心,我该怎么小心啊?”
刘伯温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说:“八个字——尽忠为国,紧跟万岁。”
徐达如坠五里雾中,刘伯温早已飘出他的家门,不见了。
刘伯温走后不久,徐达突然接到圣旨,要他第二天到新建的庆功楼上与皇上开怀畅饮。徐达心中一动,问传圣旨的人,皇上都请了谁。传旨的太监告诉他,一席全是功勋,没有别人。
徐达大叫一声:“难道皇上这是要连窝端了我们吗?”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转悠。突然想到了刘伯温留下的那八个字,心里就有了主意。
第二天,所有功臣都上了庆功楼,朱元璋让大家尽情畅饮,不必拘泥君臣之礼。这些功臣们本来都是土匪出身,看到酒肉就如饿狼,又听皇上说可以尽情,所以全都敞开怀,大喝大吃起来。
朱元璋却一口酒都不喝,当他看到群臣都喝得神魂颠倒后,突然捂着肚子说:“啊呀,我的肠炎犯了,要赶紧回宫吃药,你们继续喝。”
说完,转身就下了楼。
徐达从桌子后跳了出来,跟着朱元璋下了楼。徐达只喝了一点,这场饭局,他心惊胆战,时刻注意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到了楼下,回头一望,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